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唯一成功的试验品 (第3/3页)
而且因为样本年龄太小,有一些耐受实验还不能进行。 这应该算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试验品,但他不完美,每隔一段时间31号就会有几天时间身体的异常反应。 体温失调,昏迷甚至休克,有时心跳也会消失,好几次南一都以为这个男孩就这么死了。 但是不知道是因为基因优化后强大的修复能力还是人类对生命的渴求,31号即使在心跳停滞超过十分钟后还能醒过来。 1 南一对这个唯一成功的试验品非常满意,打算以男孩的基因为基准继续优化这种细菌。 总有一天他要消除掉那种不确定的异常反应,塑造出最完美的生命。 在实验室发生爆炸前,所有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这个男孩儿身上开展的,因为他之后再没有成功和细菌融合的试验品了。 闫裴之告诉谢松年那个神秘人联系他了,还给了他变种病菌和31号的血液样本,最重要的是31号并不在那些尸体里,肯定还活着。 他要找到那个试验品,继续南一的梦想,等有一天基因优化真的成功了,他要为南一正名,南一不是罪犯不是疯子,他是真正伟大的科学家。 谢松年感觉闫裴之也疯了,南一做的事都是犯法的,而闫裴之却还执迷不悟要去完成对方的梦想!难道他还想害死更多人吗! 自己不仅不会帮他,为了让闫裴之不要一错再错谢松年还要去举报他。 没想到闫裴之只是冷冷的看着他轻蔑地笑着说:你以为你还跑得了吗?那个人不会放过你的,从最开始我们跟着南一一起干了这件事,那个时候你就摆脱不了了。 第二天,谢松年的父母就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车祸,紧接着他刚怀孕的妻子也因为遇到了意外而摔倒流产了。 谢松年害怕了,他知道这些看起来并不是意外,这都人为的,是那个神秘人干的。 1 他找了闫裴之,看着对方一脸“不出所料”的表情他软弱的屈服了,他不能拿自己的家人做赌注。 况且一个5岁的孩子,就算在山火中侥幸活了下来并逃走了,但是谁又能确定他不会渴死,饿死,遇到野兽或者在山里迷路摔死呢。 能活下来的概率太小了。 果然就这么过了十几年都没有找到那个编号31的男孩。 在神秘人的帮助下,闫裴之一路高坐上了院长的位置,在学术界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而谢松年也成为了副院长,评上了教授,在基因研究领域获得了不小的成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进步,闫裴之以研究院的名义和各个省市的医院建立了联系,可以直接进入对方血库调取DNA数据。 只要有相似度很高的DNA数据,闫裴之立刻就可以收到提示。 谢松年这些年一直明里暗里的劝闫裴之放弃,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僵,闫裴之骂他得到了利益还想撇清关系,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谢松年感觉越来越无法和闫裴之沟通了,那些名誉地位也都是靠他自己努力换来的,而且他一开始就是被胁迫的。 他甚至都没见过什么所谓的神秘人,只是听闫裴之的一面之词,他都怀疑当初的车祸和妻子的流产都是闫裴之的手笔。 1 就在两个人关系形同水火的时候,那个试验品出现了。 闫裴之开心的要疯了,他等了那么多年,终于等来了希望。 可是谢松年却忧心忡忡,因为那个男孩是当时南方军区首长周鸿的孙子,是周家1岁时走丢的长孙周麟。 周家怎么可能会把人交给闫裴之,让他去做研究呢,闹不好他们都要吃枪子的。 闫裴之可不管这些,他已经魔怔了,满脑子都是要完成南一伟大的研究。 他决定用各种方法都要把这个试验品弄回来。 当时周麟虽然已经十八岁了,但是看上去就好像十四五岁的孩子瘦弱矮小,而且他的养父母竟然早就死了,这个孩子也没上过学,这些年就一直在社会上混。 那个时候A市黑社会十分猖獗和混乱,周麟是其中一个帮派老大的手下,因为黑吃黑,他的帮派老大死了,周麟也受了伤晕倒在贫民区破旧的车棚里。 好心人他还是个孩子给他送到了医院,这才被周家和闫裴之找到。 当时周麟身体很虚弱,浑身都是伤,医院给周麟做了全面的体检之后发现他的身体有问题,他看上去矮小并不只是因为营养不良,他的身体似乎有缺陷。 1 那些普通医生没有经验,只是以为周麟得了什么罕见的疾病导致他无法正常生长,这给周家人急坏了,刚好这个时候闫裴之出现在了周家人面前。 闫裴之告诉周鸿他们研究院正在研究基因工程,破译人体基因编码,从而改变周麟身体中的“缺陷”,治好他的病。 当时研究院已经是全国知名了,这些年研究院在生物和动物基因方面也做出了不少的突破,而基因生物学领域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谢松年也不知道闫裴之是如何说服周家人的,竟然真的把18岁的周麟带回了研究所。 他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周麟的样子,一个很好看的男孩,很白很瘦,本应该是一个无忧无虑青春洋溢的年纪,而他的眼睛却冷若冰霜,里面似乎都没有什么人类的感情。 周麟并没有被亲生父母找回的喜悦和感动,也没有被突然送到研究院的惊慌和害怕,他整个人都十分的冷静,用自己冷漠的眼睛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原本谢松年以为是苦难生活的磋磨让这个孩子失去了反抗的意识,后来他才明白,这只是野兽在发动攻击前的蛰伏。 他不说,不反抗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他在养精蓄锐也在观察敌人的漏洞。 等到了时机后,一剑封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