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回忆录_第1章 黄沙红溪叶天投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黄沙红溪叶天投棺 (第2/2页)



    在这十年里,我对师父暗生情愫,我觉得她是知道的,但她不给我任何机会,一直以师父的身份自居。

    两天前,我刚去一批相熟的古玩商那里出手了一批土货,照常回到家,却发现敏姐不在,桌子上只有一封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一个地址,临汾市翼城县二龙坡,署名是房敏敏,但却不是她的字迹。

    这些年来,我们之间从没有过第三个人,更不该有书信代笔的情况发生。

    这封信肯定不是敏姐写的,直觉告诉我,她出事了。

    我将这封信揣上,捱到翌日一早,就坐上绿皮火车去了山西。当时的交通远不及如今发达,我又接连转了几趟车,用了四天时间才找到二龙坡所在。

    和我预想中不同,二龙坡并不是小小的坡地,而是一座巍峨的山峦,位于陕西和山西的交界处,属于太行山脉支系。

    我沿路打听,得知距离二龙坡最近的一个村子叫黄沙村,就在山脚下,便急匆匆赶了过去。

    当时的黄沙村还没有搬迁,因为处于一个山窝窝里,和外界交互困难,生活在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很贫苦,但是民风很淳朴。

    我稍作打听,知道了在我之前,有一批城里人来了黄沙村,一共三男一女,在村里住了见,到处溜达了一圈之后,已经上山了。

    按照村民的指引,我从村子后方的山路赶赴而去。我对另外三个男人只是有些好奇,但村民所说的那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十有八九就是敏姐。

    我着实想不通,这座二龙坡到底有什么富坑,敏姐居然火急火燎的撇下我就来了,还和别人结成了队伍。

    沿着山路走了一段,前方就没路了,放眼望去除了些稀疏的耐旱灌木,全是黄沙。

    我蹲下去抓了把沙子,就明白了为什么黄沙村的人没有在山上开垦种田。

    黄土高原虽然是有名的荒凉之地,但除了水土流失严重,疏松的土质和日照长度其实很适合耕种。

    但是我脚下的二龙坡,土质却很奇怪,它不是黄土,而是颗粒感严重的黄沙,这种沙地铁定是养不活庄稼的。

    带着几分疑惑和迫切见到敏姐的期待,我背着背包走了大半天,因为没有植被庇阴,我一直在流汗,身体水分流失严重,很快就将随身水壶里的水喝光了。

    眼看着天日泛红,已经到了傍晚,我还没找到任何敏姐留下的踪迹,却突然听见了流水声。

    循着声源看去,数百米外一条小溪被映照的通红如血。

    我的第一反应是自己是渴出幻觉了,这种黄沙满地的荒凉之地,为什么会有一条溪流?

    犹豫了几分钟,我还是向溪流走了过去。随着逐步接近,我惊讶的发现它居然是真实存在的。

    但这条流淌在黄沙地上的溪流还是让我难以接受,所以没敢去喝里面的水,只是脱掉上衣洗了把脸润了润嘴唇。

    溪水清冽,带着几分莫名的寒意。

    我来的匆忙,准备不够充分,没有带足饮用水,但想来敏姐他们也一定需要水分补给,所以不可能无视这条小溪,于是我就开始演着溪流向上游前进。

    走了还没多久,天光更加黯淡,但溪水却更加红艳,而且水面上出现了新的物件。

    两只巴掌大的折纸,前宽后窄,是两口棺材的形状。

    我先是一惊,随即又兴奋起来。

    这种荒山野岭之地,出现人类手工品,我肯定离敏姐又进了一步。

    但当我抬头向上游眺望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一个蹲在小溪边不断网水里丢纸棺的孩子。

    他是本地人打扮,老旧的灰蓝粗服饰,脑袋上裹着白色毛巾,看上去最多不超过十岁的样子。

    我看向他的时候,他也发现了我,立马丢了手里的活计向我走来。

    “你也是来找人的吧?”

    小孩很努力的对我说普通话,但他的口音很重,果然是本地人。

    我开门见山问他,敏姐在哪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