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赠刀 (第2/2页)
,上面的百川江河大海都是据实建造,险关峻隘也都清晰明了。 两人经常办做敌我双方分庭抗礼,模拟兵法奇书上的文韬武略,亦或复盘历史长河中的各大成名战役,有时李帝闲暇,也会过去配两人玩上几盘,每当这时,两人便会通体协作对抗李帝。 昨夜阊阖关一役还是两人第一次实战合作,更是李九归第一次亲临真实战场,当秦逐北发现段小川和韩通同时被困关下时大捏冷汗,看见李九归出现在城楼时,更是胆战心惊。 朔风啸山关,寒光照甲衣,铁马夜嘶千里月,纛旗盖压万重云。 这种千军万马压城而来,带着仿佛要绞灭一切的摧枯拉朽之势的压迫不是谁都可以抗住的,一个从未见过刀剑饮血,残肢断臂,从未听过三军震呼,万鼓如雷,生长于深宫禁庭的少年子弟,没有被骇得肝胆俱裂,两股战战已是有过人胆识了。 而当李九归立在城楼上直面匈奴,怡然不惧侃侃而谈时,秦逐北那颗朦胧未发的心狠狠的颤动了,若说以前的李九归是他心甘情愿誓要跟随的君主,那么眼前的李九归让他死心塌地地同时禁不住想要狠狠拥住,勒入骨血。 他想到了万里黄沙上奔跑追逐的两匹狼,厚实的鬃毛耸立如针,迎风起伏,并首嘑嗥,顿时热血沸腾,简直恨不得立时便冲到李九归跟前。 李九归伸手重重地拍了拍秦逐北的肩膀,亦笑道,“我看见你与匈奴单于的一战了,干得好!” “虽然此战得胜,但你今日太冒险了,”段小川对秦逐北道,“你是奇兵,攻敌不备,一触即收,意在扰敌,怎可恋战。” 秦逐北满脸笑容被段小川当头一瓢冷水,不甘道,“谋能势成,则怯者勇,谋夺势失,则勇者怯,殿下在城楼上吼那两句,已让匈奴人自先怯了。” “今日咋们以少胜多,旗开得胜,小舅就不要教训他了。”李九归笑意盈盈。 一事能狂便少年,意气自飞扬,上马帽檐斜。 段小川看着相视而笑的两人,无奈叹了口气,闭唇不语。 秦逐北眼见李九归撑腰,更加开心了,反手自身后拔出一把弯刀,刀锋雪亮,迎风而鸣,递给李九归道,“给你,这弯刀能抗下龙脊锏的重击,段将军说应是历代匈奴单于的佩刀。” “给我?”李九归有点惊讶地接过弯刀,“这是你的战利品,不用上缴的。” “什么上缴?!”秦逐北脸色一变,“这是……”顿了顿道,“算了,你不要就还我。”说罢伸手就要夺回来。 李九归连忙避开,“你送我我当然要的。”一边眯眼觑看薄如蝉翼的刀锋,心里想着不知能否将其融了给林隐光锻造出一柄利剑。 秦逐北收手道,“你应是用不习惯,拿来挂墙上当个挂饰到是可以。” 几人边说边围桌而坐,“韩通呢?”李九归问道。 “他带着梁宫侍回关中了,此间情况也需要他写成奏折交于梁宫侍一起报与朝廷。” “到是便宜那梁宫侍了,这次抗击匈奴得胜,朝廷定会大加赏赐。”秦逐北道。 “这样也就不愁他不帮镇西军说话了。”李九归笑道,“如此算来,我们也算是朝中有人罢?” 几人闻言,均相视大笑。 片刻后李九归问道,“小舅觉得此次匈奴攻城为何?” 段小川道,“匈奴军队虽起大势而来,但却并不像真打算攻下阊阖关,长城以西沿线,阊阖关虽距关中最近,但却最难攻克,若是真要进军关中,肯定是事先沿着长城沿线一路sao扰,灵活游击,让镇西军疲于应付,而后再选一薄弱点一举进攻才是上策,哪有一来就率大军直接进攻最难攻克的阊阖关的道理。” “所以匈奴此次进军应是试探,至于试探什么则未有定论。”王之和附和道。 李九归拿出匈奴单于书信放在桌上,道,“这是刺儿金差人送来给我的信,大家都看看。” “给你?给大兴太子?”秦逐北疑惑问道。 李九归点头,“是的,他知道我在阊阖关。” “关内有jianian细?”秦逐北微惊。 “jianian细谈不上,但有匈奴探子是肯定的,两国相交,向敌国输送探子本就寻常。”李九归道,“送信的人是我前两日派去跟踪运粮车的人,拒他们所述,匈奴王廷中有一身份尊贵的汉人男子人称其谢公子,应是匈奴单于的谋士,这封信便是出自那汉人之手,小舅可听过此人?” “匈奴王廷中确实有一姓谢的神秘汉人男子,只知其十五年前突然出现在匈奴王庭,对其我们也知之不详,匈奴人对其护卫严密,很难打探身份。”段小川道。 “此人心思缜密,细致入微,对天下大事亦是了然于胸,将是我们强敌。”李九归道,“这次与其说是匈奴单于邀我一聚,倒不如说是此人想要见我。” “此人即是汉人,将其策反可行?”王之和道。 “应是很难,”段小川道,“此人十五年前便在匈奴,若心怀中原,定不会安心呆在匈奴王庭这么多年。” “小舅所言甚是,而且我怀疑此人与前朝权贵有关,这也是我觉得他将是强敌的原因,”李九归亦点头道,“大家看其书写字体乃是小楷,前朝末帝对书法一途颇有造诣,小楷便是其自创书法文体,但因时值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之际,小楷于当时并未流传出来,属于宫廷皇室自娱自乐。” “区别于隶体的庄重大气,曲折有度,小楷起势运笔则更加利落简洁,更能体现执笔之人的心性风骨,而如今官方文献均是隶体,文人为避嫌前朝也都不会主动书写小楷,是以小楷最近这些年几乎已经绝迹,只能在一些前朝遗留下来的宫廷皇家笔墨上窥其一二,但此人却书写熟练且字体漂亮自成一格,可见其与前朝定是渊源颇深。” 李九归顿了顿,疑惑道,“但前朝有姓谢的当庭大族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