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记者菲尔2【剧情章无】 (第1/3页)
我回到家时妻子刚把午餐摆上桌。 “会面怎么样,亲爱的?”她从厨房里向我看过来,注意到了什么,“噢……你还好吗?” 我坐在餐桌前:“说实话,不好。” 她立刻关切地坐下握住我的手:“是因为那个罪犯吧?” 我看着妻子的眼睛,百感交集:“是的。” “她对你说了什么吗?你可以跟我谈谈的,菲尔,或者你可以继续去找你的医生。” “她,我,只是——”我曾经向妻子保证我们之间没有秘密,可那杀人犯的脸在我眼前闪过,我眼眶一热,我几乎就要把一切向妻子和盘托出——“天哪,亲爱的,你知道那有多可怕吗?把一个人活活烧死……” 我最终没能告诉她我为什么会流泪。那样让我觉得不舒服……甚至很丢人。我竟然会共情一个杀人犯?更糟的是,我竟然有一瞬间想“如果我是她的父亲,我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我的工作是报道,而不是妄想拯救谁……我烦躁地敲着键盘,徒劳地试图将她种进我心中的种子挖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我再次被短信、邮件和电话吵醒。我溜去卫生间,困倦地接起编辑的电话:“什么事?还没到下一篇通稿的截稿日期吧。” 编辑听起来总那么兴高采烈:“你没看晨间新闻吗?” “呃,要不是我一直在熬夜写稿——” 编辑根本没等我说话:“那家伙的开庭时间出来了,今早地方检察官开了记者发布会!一个月后的周三!” 我一下子清醒了:“这么快?我还以为起码得大半年,这才案发不到三个月吧。” “是,法官那边很快,已经准备甄选陪审团了,但我们要更快。我看了你整理的材料,都很不错,保持和第一篇一样的水准,今天午夜前做好收尾把草稿发给我,我们帮你润色。必须要趁着这个新闻的时机趁热打铁。” 我皱起眉,盘算及时交稿的可能性:“我不知道……报社不打算让我一对一采访下检察官或者莱顿警长吗?” “不用考虑那些,菲尔,已经有别的记者去办了。你就专心采访她就行了,今天一定要把第二篇通稿写出来!”编辑随即挂断了电话。 “我有些惊讶今天还能见到你,我以为庭审时间发布后你会和律师在一起。”我气喘吁吁地坐下,忙不迭地掏出笔记本和资料。 “噢,我们晚点会见……他忙着和检察官还有检方律师讨论证据、准备发布会。”她回答,“我猜你会趁着今天再写一篇关于受害者的文章?那我们就开……” 我松松领带,举起手打断了她:“抱歉,事实上,今天我想问些受害者之外的事。” 她表现出兴趣:“是吗,你想知道什么?我的三围?” “我不需要这种监狱可以告诉我的事情……”我清清嗓子,“今天我想让你给我讲讲你和你的父亲——父亲们——的过去。” 听完我的要求,她的脸色阴沉下来:“你为什么对我的童年故事这么感兴趣?他妈的恋童癖?” 我回答:“我只是想让人们知道你为什么会落到现在这种地步。” 她很不满:“我真的很讨厌你精神分析的那一套。你怎么就不能接受天生的邪恶呢?每个人心中都有些反社会的念头,只是我付诸实践了罢了。” 我知道我接下来的话一定得不到她的好脸色,但我还是硬着头皮说了:“抱歉,其实这并不是我的个人主张,但关注你的每一个人都不会因为你刚才的说法而满足的,他们迫不及待想要知道……这只怪物是怎么被创造的。我只是记者,我别无选择。” 她刻薄地嗤笑一声:“你不是别无选择,你是已经做出了选择。” 对此我只有羞愧。 她忽然想到什么,正色道:“没错,你是记者,你能调查到各种信息。那你告诉我,我的母亲究竟是谁?” 我一愣,搜刮着脑内的资料:“让我想想。你在这里不能上网吗?好事的人已经把你的家族翻了个底朝天了……你的母亲是爱荷华州人,来到芝加哥读大学,但没有读完;之后她似乎辗转于包括你生父在内的几名男性之间,25岁时选择了和你的养父结婚,生下了你。” 她专注地听着。 “然后她在26岁的时候失踪了。按照本州法律,失踪七年后宣布死亡。” “这样。看来关于我母亲并没那么多故事可讲。”她小声说,“七年……怪不得爸爸好像从我八岁的时候就变得很奇怪。” “也不一定。她的旧日同窗都说她是个活泼可爱的人,还是有很多故事的,直到她去念大学和各种男人混在一起……变得奇怪?这是什么意思?” 她耸肩:“就是我很小的时候我爸爸大部分时间还是那种外人眼里的‘好爸爸’,我能回忆起的他所有的笑脸似乎都是在我小学一年级之前的。那也是我偶尔能见到母亲回来的时候。然后事情急转直下,他变得神经质、冷漠又暴力,好像终于失去了耐心、露出了本性一样。好像他以前一直都装作……”她停下来,难以启齿。 “装作是一个好人?”我问。 “……是一个成年人。”她慢慢地回答,“他似乎不再愿意付出精力来维持理性和智慧的假象了。” 其实这和我的想象有些相似,许多无爱的家庭都有这样的角色互换:家长不履行自己作为决定者和支持者的义务,反而扮演着儿童形象,所以孩子不得不担起照顾人的成年人责任。孩子是会被这种重担压垮的。 “我上小学的时候对他态度的转变十分不满。为什么我的同学都有关心他们、会把他们送到校车前的爸爸mama,而我爸爸连开放日都不会来?虽然没有人因此看轻我,但那时我已经知道我的家庭和别人的不一样。”她颓然地回忆,“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和我爸爆发了一次巨大的争吵;我从来不跺脚、大喊、摔门,但那天我把这些都做了。我尖叫,发脾气,恨不得满地打滚,想得到一个我早已遗忘的答案或道歉。但养父不耐烦地把我推到一边,眼睛盯着电视节目。我用了你能想到的一个孩子的全身解数,但他不为所动,好像我根本不存在。我抓着自己的头发和他的衣服,直到他提着我的领子把我丢出门外,然后大哭的我吸引了邻居的注意。 “养父在邻居面前表现得十分真诚。他反复保证自己没有对我施加暴力,只是一时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