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7章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第2/2页)
第3封信是给睢阳归义营参将班纳岱的。 在信中朱云飞交代了班纳岱,让罗汝才、刘芳亮、郝摇旗统率长林营,化整为0,进入永城、砀山蛰伏。 长林营本来就是招降的蚁贼,朱云飞让罗汝才、刘芳亮、郝摇旗他们统军,再次化身盗匪。 就可以牢牢把兵权抓在手中。 当然,朱云飞不是没有想过,这样做的风险。 但他相信罗汝才,只要他还在,罗汝才就不会背叛自己,这是因为朱云飞彻底压服了他。 其次,朱云飞让班纳岱,控制着这支军队的命脉,那就是粮草军饷的供应。 把长林营调入永城、砀山1线,除了有保存这支军队的实力外,还有1个重要的考虑。 那就是朱云飞没有忘记,许定国,刘泽清、李际遇这3个混蛋。 这3个狗贼,在鹿邑各县烧杀抢掠百姓,这个仇朱云飞可没有忘记。 如今这3个狗东西,分别驻扎在凤阳、徐州1线,正好与归德府和兖州府交界。 朱云飞不得不防,这3个狗东西,会再次纵兵劫掠山东和归德的百姓。 除了这些问题外,朱云飞在信中,还叮嘱了班纳岱,配合杨彩对考城刘宗敏所部蚁贼的挑衅。 朱云飞相信,只要曹州、归德府与开封的蚁贼人马,频繁进行军事摩擦。 谁来担任总督,巡抚,都司总兵,那都得乖乖听话。 不然边界战事1起,兵马不听号令,乱军之中,谁生谁死,那可说不定。 这就是为什么伟人会喊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至理名言。 大争之世,民心固然重要,但保命的前提,却还是军队。 朱云飞之前担心的问题,是皇帝会直接把他抓回京师问罪,甚至处死。 若是这样的话,他只能奋起反抗,拼死1搏了。 但如今既然知道结果,只是降职登莱镇副总兵,他就没有必要铤而走险。 毕竟,这个时代,还是注重名声气节的时代。 1旦打上反叛的烙印,再到什么时候,也不容易清洗掉的。 现在朱云飞也是看出来了,这大明气数已尽。 虽然他1直在努力,希望改变1些人的命运。 比如那位自挂东南枝,吊死煤山歪脖子树上的崇祯皇帝。 毕竟这人作为亡国之君,勤奋努力这点是有目共睹的。 最重要的是他在国破家亡之时,能够保全大节。 坚守住了大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誓言。 同样的,这个人的缺点也明显。 刻薄寡恩,优柔寡断,猜忌无谋,偏听偏信,最终导致了大明的亡国。 这1连串saocao作,彻底葬送了大明的未来。 正所谓大势不可逆转,指的就是掌舵人,在没有能力的情况下,却硬要逆流而上,这样导致的结果,也只能是头破血流。 大明的掌舵人,无疑是崇祯皇帝朱由检。 朱云飞身为这艘破船上的成员,他要是不想船破沉没,他现在也只能顺势而为。 之前他也想过,集结山东的人力财力物力,在中州战场上,痛击李自成,为大明这艘破船续命的。 可结果祥符城下1战,明军主力彻底丧尽。 他1个连战场都没上的提督总兵,却因为高起潜的1封诬告奏折,却直接被治罪降职。 这不得不说是1个巨大的讽刺。 如今朱云飞既然明白,大势不可逆,他也只有顺势而为。 山东地处南北要冲,地大物博,只要扼控齐鲁大地,掌握1支可用兵马,即便在这样的乱世,也将会有1席之地。 宋庆接过朱云飞递来的密信,在收好的同时,恭敬的回道。 “将军,卑职听说昨日右布政使龚鼎孳,与巡按御史卫周祚,在府中设宴,各司衙门大批官吏前往赴宴。” “期间卫周祚大放厥词,说是曾总督这次难逃死罪,还说其兄卫周胤之死,是将军您的黑手。” “说是只等朝廷使者抵达济南府,他就要上报新任的巡抚房可壮,与右佥都御史朱世守大人,重启卫周胤惨死1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