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失踪 (第2/2页)
教授推荐来选他的这门课。 古普塔教授皮肤黝黑,身材虽然瘦高,但他没有很多教授的孱弱。他走起路来,和说话做手势时,显出长期锻炼的肌r0U感。 古普塔教授讲话很快,思维敏捷。他的课内容量很大,对我这个第壹次在美国上课的人来说,压力很大。 当他最後终於说“下课”後,我有点万米长跑终於到终点的感觉。 我心里长吁壹口气,转头看边上的苏亦欣。她竟然说了句让我大掉眼镜的话,“哇,古普塔教授好帅!” 看她那花痴的眼神,我真的觉得自己永远无法理解nV士。这门课程给我压力巨大,而她竟然看到的是“教授好帅!” 不过,我正式和苏亦欣相识了。 和苏亦欣熟悉後,我才了解到,苏亦欣是个很内向的nV孩,天X和人交往是慢熟。所以,当我们在旧金山机场初次相遇时,她天然地给自己加壹层防护套,让我感到她人很“冷”。也难怪,独身在外的nV孩子,确实要对陌生人多壹份戒备。 随着学期的展开,我慢慢地意识到,和苏亦欣同上壹门课,简直就是我的福分。 上古普塔教授的课,你必须大量参考书。 我的英文专业能力是,基本能抓住重点。但要想再进壹步了解旁支,我必须重读壹遍。而我读英文的速度无法和我读中文相b。我读中文可以用扫视,而英文,我只能壹行壹行地读。所以,速度也是我的短板。 而苏亦欣简直就是天才。她读英文书是用“扫视”,所以,读得非常快。而且最让我惊叹不已的是,她同时具有的对英文的超强理解力。她读完壹章,不仅能抓住重点,同时也把旁支细节给记住。 这就是考A和考B的学生的区别。考B的学生能理解重点,但是对课题扩展不够。考A的学生,不仅重点抓住,还有对课题知识的广度。 我非常惭愧地发现,有苏亦欣这麽聪明的同学在同壹门课上,我才有可能拿A。否则,我就是充其量拿B的料。 上古普塔教授的课,我从苏亦欣那里得到很多帮助。所以,她日常有什麽需要跑腿的事,我也乐意鞍前马後地效力。 和苏亦欣的相熟,也让我和她的室友蔡文熟悉起来。 第壹个学期就这麽紧张地过去。寒假到来,美国本土的学生全部回家过圣诞节和新年。中国留学生里经济条件宽裕的,也都买了很贵的机票,回国过新年。 苏亦欣,蔡文和我就留在学校过寒假。我们手上都有科研任务,所以,利用寒假期间在科研进度上赶壹下,也是我们三个人共同的目标。 只是没有课程压力,我们周末在壹起放松的时候多了壹些。 这期间,蔡文和我陪着苏亦欣买了辆黑sE本田二手车。 自从苏亦欣有了这辆二手车,蔡文有了机会和苏亦欣壹起练车考驾照。而我则可以搭她的车去买菜或周末出去游玩。 在斯坦福的第壹个半年的日子,就这麽在紧张又平静里度过。 第二学期,我依然有壹门选修课和苏亦欣同上。 好吧,我承认我故意和她选了同壹门课。也许,我还想依靠她的聪明拿A。也许,我就是想和她做同学。谁让我们俩不在壹个系呢。同上壹门选修课,是我接近她的最好办法了。 有了苏亦欣这个同学和朋友,我在斯坦福的留学生涯变得没有那麽可怕了。 可是,可怕的事还是发生了。 那是开学後不久的壹个星期三的淩晨,我被电话从睡梦中吵醒。 我睡眼惺忪地起身看了手机来电显示,是蔡文打来的。我眯起眼看了壹下时间,淩晨2点刚过。 我接通电话,手机另壹头传来蔡文焦急的声音,“苏亦欣到现在都没有回来。你知道她去哪儿了吗?” 我从睡梦中醒过来,“昨天只有早上和她壹起上过课。从那堂课後就没有见过她。她是不是在实验室或者图书馆过夜了?” “我也是这麽想。可是打她的手机,她不接。” “你上次是什麽时候给她打的电话?” “大概快12点钟吧?我看她还没有回来,又没给我电话,有点担心,就给她打了电话。可是,她没接。” “那她平时回来晚或不回来,会给你打电话吗?”,我问。 “壹般会的。平时我们要是回来晚,或是要在实验室熬夜,都会告诉彼此壹声。晚上,我壹直没接到她的电话。到了12点,就打电话给她,她没接。我当时估计她忙,准备过壹会儿再打。可是,我太累了,壹下子就睡着了。刚才突然醒过来,看她还没回来,就又给她打了壹次,还是没接。所以,我就真担心了。就给你打电话,想问问,你知不知道她在哪儿?”,蔡文焦虑地壹口气把话说完。 我只是默默地听着,也不知道怎麽办。只好安慰蔡文,“苏亦欣为人很小心,而且都在校园里,应该没事。可能她这两天太累了,在图书馆或实验室睡着了。这样吧,你先休息。明天早上见到她,好好说说她,让她下次不要这麽让人担心了。你看呢?” 蔡文在电话那头轻轻叹了口气,无奈地回答,“只好这样了。见到她,我要好好说说她。” 然後她扑哧壹笑,接着说,“我好像是她妈,对不对?为nV儿晚上不回家C心。实在对不起你,把你吵醒了。” “没事。我们是好朋友,就该互相关心的。你赶紧休息吧。明天见到她,也通知我壹声,让我放心。” “好的”,蔡文挂了电话。 我现在全醒了,壹下子无法入睡。 斯坦福学生在图书馆或实验室熬夜是很普遍的事。我自己经常为了运行壹个长时实验,就在实验室里过夜。 1 到了重要考试季节,本科生研究生都是带了毯子或睡袋,在图书馆占位子熬通宵。累了,就在长椅上,或者脚下地毯上,倒头就睡。 所以,苏亦欣没有回来过夜,我当时没有觉得太担心。可能是男人心大吧?而蔡文像她的大姐,对她更关心。 上午,我有壹门课和苏亦欣同课,她没来上课。我登时有点不祥的感觉。 我在课堂上偷偷地给她发短信,她没有回。 我又偷偷给蔡文发短信。蔡文回信说,苏亦欣没有回来,也没有接电话。她说,等她上完课就去实验室找她,看出了什麽事? 尽管学校禁止课堂上使用手机,好在教授从来没有严格执行。只要你放在静音,不影响他人,教授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我壹节课都没有好好听课,开始为苏亦欣担心。 下课後,我去了苏亦欣常去的系图书馆转了壹圈,没有见到她。 然後,响起电话铃声,是蔡文的。 我接起电话,电话里传来蔡文带哭腔的声音,“实验室没找到苏亦欣。我问了她的同学,都说昨天夜里没见到她。” 1 我安慰蔡文,“苏亦欣有自己的车。她是不是开车到朋友家里去了?” “那我给她几个朋友打电话问问。我了解苏亦欣,她很内向,熟悉的朋友很少。” 我只好继续安慰蔡文,让她赶紧打电话给她的那些认识的朋友,看有没有人知道苏亦欣在哪里? 我除了这麽安慰蔡文,真的也没有其他什麽办法。 下午,我在上课。 接到蔡文的短信,“我已经向学校报告,苏亦欣失踪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