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椒柏_春事一朝归(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春事一朝归(一) (第1/2页)

    春寒料峭,新绿nEnG芽被新雪压没了头,枯枝上仍是一片光洁。

    「最近天气实在古怪,往年这时间风雪早停了。」小贵子在前头引路,见贵客目光落在简陋的花园上,羞赧道:「这府邸当初是按东g0ng编制盖的,以现在的人手,要维护着实难了点。」

    风雪不歇,光是每日铲雪就要花上好一段时间,府中两位主子身子都不好,须得JiNg心照料,小贵子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腾不出人手日日修护主院外的花园。

    姚盛T贴地收回视线,道:「反璞归真,雅俗共赏,还挺好的。」

    小贵子双眼一亮,贵人都这麽说,他看那片花园也顺眼起来,笑嘻嘻地又与姚盛扯起闲话。

    两人一路谈笑风生,直到抵达太子书房,小贵子视线一转,落到姚盛身後,装扮严实不露面目的男子身上,试探说:「姚公子,殿下T弱,不便见生人……」

    「不是生人。」姚盛道:「放心吧,你主子不会怪你。」

    姚盛态度笃定,小贵子遂放下戒心,问过太子後推开门板,「殿下有请。」

    江箫笙尾随姚盛脚步,迈过门槛,先是感觉一GU热气滚来,才见书房主位之上,端坐一消瘦男子,样貌虽不过清秀,眼眉JiNg神却极好,清明端正。

    手掌悬於暖盆之上,葛君晖青白脸庞染了点火光,乍见竟似褪了病气,仍旧少年意气,锐不可挡,「姚二呀姚二,我千盼万盼,总算把你等来了。」

    语落,葛君晖倏地抬头,黑亮的眼喜怒难辨,「怎麽?怕我怪罪,还带人来吓我?」

    「我怎麽敢?」姚盛道:「这不是带人来跟你解释吗?」

    「解释?」葛君晖挑眉,从x口cH0U出信件,往茶几上一摔,「我确实想知道,以你的情况,平白无事突然派人查那些事,又让老师与王爷将结果交给我,除了b我回去外,还有什麽理由。」

    姚盛摇头晃脑,长吁短叹道:「我还没活够呢,别人查这些事可以,我查这些事被陛下发现,可是要人命的。」

    见葛君晖神sE稍霁,姚盛得寸进尺,强拉着江箫笙坐下来,道:「粮仓与学子之事,我本分开查探,是老师敏锐,自个发现,将结果T0Ng到你这。」

    「你倒是撇得乾净。老师行事何其谨慎,他乐意帮你查,可免了你不少麻烦,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葛君晖被他这没皮没脸的模样气笑了,「倒是你,看着虽莽,办事再妥贴不过,怎会突然这麽大动作?」

    「人在屋檐下,万事不由人。」姚盛朝天一b,无须多言,葛君辉当即会意,江箫笙也顺势扯下帽子,起身朝太子行礼。

    「下官江箫笙,见过太子殿下。」

    葛君晖清楚,姚盛b众人想像的JiNg明,非信任之人绝不会往他面前带。此时见到江箫笙被引荐而来,他略一思索前阵子的偷粮案,多少也能猜到其中蹊跷。

    恐怕景明帝交代了什麽,这两人利益相系,X命关联,必须得一心行事。

    「免礼,坐下罢。」到底不清楚箫笙底细,葛君晖不多言其他,只管将信朝他俩推了过去,「我能不管你俩究竟想查什麽,可……这信里的内容,我身为葛家人,不得不当心。」

    姚盛取过信,与江箫笙凑在一块,一目十行将内容扫过,脸sE皆是一沉。

    姚瓒深得姚方源真传,治军手段老练,於他治下的粮仓并未出现差错。其他边关守将,不拘是否为张家人,库存却都出现了短少的情况,量不大,是稍加遮掩就能敷衍过的数字。

    江箫笙可以想见,为了避免受罚,即便并未涉案,掌事人察觉库存不对,极可能会选择用陈米报销,一笔抹过亏损。

    一个两个,积少成多,每间库房被转移的军饷数量看似无足轻重,其实远b他们预估的可观。

    姚盛收紧手,捏皱了信纸,「粮食之事,我不意外,就是那些学子……四皇子怎会收揽这些人?」

    明面上,那些人经各地学堂引荐,是潜力无穷,即将进入国子监的出众生员。偏偏胡千礼生於民间,功名经历是实打实踏出来的,那些虚名骗不了他。

    「b起先前四皇子身边被流放出去的那批人,新来投靠四皇子的,根本算不得文人。」葛君晖道;「如今世道多睥睨商籍与农户,发家致富後,捐钱换个徒有虚衔的义官,改变户籍者大有人在。」

    这事说来放不上台面,可世事艰难,天底下何其多才能出众者,卡在出身卑微,鸿鹄之志不得发展?

    如姚盛生於贵胄,即便经商,同样无人敢轻视才是罕见。葛君晖深知要消除世人对商籍者的偏见,须得徐徐图之,於此之前,某些手段断绝不了,才对这事始终抱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但捐官一博逆天改命,与贪心动摇国本是两回事。

    「阿盛可还记得,前段时日,於你上任指挥使前,国库不堪长期天灾,亏空过大,有人上奏地方生员愿纳米捐钱换取进入国子监的资格,让一众文官当场喝斥,骂得狗血淋头一事?」

    经历过大起大落,葛君辉早不若曾经的黑白分明,凡事追根究柢,若非触及底线,鲜少情绪如此激动,「国子监里的学生,受着最好的资源,接受的是天下大儒的倾囊相授,将来更可能分配到各地当父母官,怎能不核实资格,仔细筛选,反倒大开方便之门,让无学无才之人进入?」

    「可按老师信上所写,这些被四弟招揽,买功名的假秀才们龙蛇混杂,什麽三教九流的人都有,却利用捐官的路子洗乾净身分,又贿赂当地学堂,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