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后妈文里的短命亲妈 第109节 (第3/3页)
/br> “那是分家以后,跟你们姥姥姥爷分家之前,我确实没烧过开水。”方冀南坦然承认,拉长语调道,“你们呀,将来你俩娶了媳妇,指不定就给你收拾的,做饭洗衣服什么都会了。” “那您就等着瞧吧,”二子嗤了一声道,“除了我妈,这世上能收拾我的女人还不存在。” “从你爸的经验,说这种话的男人一般都会打脸。”方冀南抬抬下巴叫仨孩子,“自己厨艺不行,就尽量做简单点儿的,炖煮大法,大冬天吃着还滋润。” “对,我们包饺子,回头让mama出手给调个馅儿。”大子说,“丫丫说她会擀皮儿,然后我们炖一个白菜牛rou、一个豆腐排骨煲,应该就够吃了。” “丫丫会擀皮儿?”方冀南瞧着小丫头信心十足的样子,顿了顿转身就走,心说他赶紧躲远点儿,回头熊孩子们搞不定,还得来找他。 96年暑假,冯妙带着丫丫去江南市,就先跑去江北市看看。 二子的工厂已经开工生产了,这小子胃口大,弄了偌大一块地,其实眼下的厂房和空间只用了一半还不到,二子指着被他圈到围墙里的大片空地,喜滋滋给她描绘蓝图。 二子就住在厂里,自己还真弄了个煤气灶,有简单的锅碗灶具。厂里食堂已经办起来了,他也就偶尔自己煮个面、炒个鸡蛋。房子里布置比较简单,看样子为了迎接她们到来,专门打扫过了的。然而丫丫心疼了,撇着嘴说二哥也怪辛苦的。 “他这不叫辛苦,叫懒。”冯妙道,“创业初期肯定不容易,不过你那个二哥就不会亏待自己的。” 冯妙其实想给他在江北市买个房子的,想了想,倒也不急,给这小子留点儿奋斗目标,眼下资金都用在刀刃上,他什么时候他想买了让他自己买吧。 怎么也没想到他们家二子会进入科技产业,跑来办企业。回想一下,冯妙觉得起码二子跟原书中的老二还是有共同点的,都比较喜欢赚钱。 第116章混蛋玩意儿 这一年秋天,肖父去世。冯妙和方冀南以亲友身份出席。 参加完追悼会,方冀南留在外面,冯妙就陪陪肖母,别的都有工作人员安排,也没有什么需要她帮忙的。 肖玫从澳洲回来参加葬礼,一直默默陪在一旁,肖葵没看到,有老家的亲戚问卞秋芬肖葵怎么没回来,卞秋芬便摇摇头说:“我也不太清楚,可能身体不太好吧。” 肖微便有些不耐地说了一句:“人都已经不在了,谁回不回来都无所谓。我爸是无神论者,他原本也不讲究这些。” 肖玫没说话,卞秋芬也没言语。 岁月就是这样匆匆,生命中总有无数过客。再一晃,97年暑假,丫丫都初二了,方冀南跟冯妙说,宋军先后两次减刑,减了两年,算一算也该出来了。 “那我这个暑假是不是不要带丫丫去江南市了,在家里等等?” “按判决日期,应该是暑假开学前吧,”方冀南道,“也不耽误你们去,用不着在家等着。” 这边商量着还没定,二子打来电话说,他要去欧洲一趟,主要目的地德国,去考察多晶硅生产企业,顺便就旅个游,大概去两星期左右,问冯妙和丫丫要不要一起去玩。 “就你自己?” “我厂里还有一个人。”二子道。 “男的?” “当然男的啊,”儿子说,“我还能带个女的单独出差呀。” 冯妙其实暑假还不太走得开,本想让二子带丫丫去的,可是又觉得二子他们两个大小伙子,还要工作,带着丫丫一个小姑娘家不太方便,干脆就决定她也一去吧。 二子那边安排好时间,办好签证,八月初才出发。一走两星期,一趟欧洲之旅是玩高兴了,可娘儿俩回来一看,都瘦了,方冀南在机场接到人,头一句话就问:“我怎么瞧着,你们娘儿俩出去开一次洋荤还瘦了呢?” “吃不惯,丫丫刚到的时候看见面包薯条炸鸡可高兴了,三天一过,到餐桌跟前就苦着个小脸,我跟丫丫我们娘儿俩都吃不惯,水土不服,二子倒还行,愣是吃了那么多天炸鸡薯条。”冯妙摆摆手说,“要不是二子固定的行程,我早回来了。” “二子怎么照顾的,”方冀南不满地瞥了二子一眼问,“那不是都有中国菜馆吗?” “去过了,”冯妙道,“你是没吃过加了柠檬汁和蜂蜜的麻婆豆腐。” 方冀南脑补了一下那个味道:“……” 回到家丫丫就往厨房跑,跟黄阿姨说:“阿姨中午给我们多做点儿好吃的吧,我想吃中国的饭。” “对,中午就吃个麻婆豆腐,还有辣子鸡。”二子也往厨房去,嘴里嘀咕着飞机餐太难吃了,份量还少,他早就饿了。 等俩孩子一走,冯妙就问方冀南:“蓝城那边,有消息了吗?” 方冀南摊了下手,表示没有。 “我们是不是先告诉丫丫一声,说她爸爸要回来了?”方冀南道。 “说是要说的,可是就算宋军出来了,他自己生活都没着落呢,我琢磨丫丫还得留在咱们家,”冯妙道,“暑假后她初三,首先不能影响她上学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