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梦海 (第1/1页)
祁烨龇牙咧嘴地捂着头顶,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白易的身后。山间的路并不好走,白易时不时地还踉跄一下。清涧宗内,谁都知道大师兄的轻功在同辈中一骑绝尘,也都知道那个古怪的小师弟犹恶此道,教授身法功夫的宗老往往逮住了祁烨,就要拉白易出来对比一番,翻来翻去地质问两人同出一门,怎么偏偏出入得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高高在上的大师兄白易哪怕撂进谭底也是银辉夺目的萤石,孤僻的小师弟祁烨供于堂中也是上不得台面的劣品。 祁烨当然不在意,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宗老们说得对。老头子们对着他吹胡子瞪眼的时候,他的心绪就飘飘荡荡的落入别处。世人的阴暗心思往往见不得光,恨不得教天地也不要知晓。祁烨就是那个怪胎,他喜欢在人多的地方思考自己的事,还有白易的事,虽然两者之间也并无差别。那些奇怪的思绪里包括了给大师兄的寿礼,给白易的药和给自己的借口,偶尔想入神了,宗老的拐杖眼看就要落到头顶,白易又不知道从何处窜出来拦上一手,然后恭恭敬敬地给训话的师傅们道歉。 清涧宗是名门正派的武修路数,偏偏祁烨一门心思地钻研百工之术:药理、符篆、丹术、炼器,那些避世隐居的老家伙们的山头被他跑了个遍,搞得清涧宗上下见面都猜测着那个宗长捡回来的小家伙儿今天也跑到哪里野去了。那些本就不受待见的宗老们倒是很欢迎他,偶尔还煽动着他另投别处。 就连将他捡回来的师傅,偶尔也会皱着眉头看着祁烨捣鼓各种奇技yin巧,过了半天才感叹一句时也命也,提点着白易让他看护着点这个无父无母的小师弟。 是,看护。 白易的确是这么做的,两人完全不运功,像是乡间冶游的任侠少年一般散步。路上,白易就开始细细地讲起今日课上又教了些什么,祁烨也就趁着这个时候偷偷揣度着白易的心思,偶尔克制地看看他的侧脸。 但今天祁烨的心情显然不太好,可能是因为没有吃到鱼的缘故,闷着头只顾赶路。一个心照不宣的默契游戏显然不能是一方的独角戏。白易倒也不以为意,他的小师弟即便什么都不学,那也很好。 于是他带着祁烨拐了个弯儿,向另一条路走去。两人在山头的一块巨石上并肩坐下。白易从怀里摸出两个油纸包着的炊饼,塞进祁烨的手里。作为交换,又从祁烨手里拿走了那块圆滚滚的、有点蠢样的石头。 祁烨干巴巴地啃着饼子,又开始怀念热乎的鱼汤和烤鱼了。若是常人在肯定要骂他一句贪心不足蛇吞象,受了罚本就该饥馑傍身以磨心智,但白易不一样,白易永远包容,永远理解。 “咚”的一声,让祁烨疑惑地抬头看了看身下,嘴角还有饼子的碎屑。这块巨石下是百丈高崖与无垠阔海,他与白易此刻正坐在西洲的最东端,让整个世界尽头的脉搏在身下流淌而过。白易只是用手肘顶顶他,示意他抬头看。 “今天是八月半。” 银月高悬,陡然将波光粼粼的海面割开一道流动的界限,祁烨和白易据坐在那条界限的两侧,听着山间的风撕破林梢的尖啸。祁烨想了想,蹦出了一句不伦不类的“节日快乐”。 于是乎,白易的笑声就开始小幅度的在四周回响,从高崖、从海面上一层层地叠在祁烨的心口之上,像是吹不散的灰。 对他而言,除了两人的生日之外,在清涧宗的日子之间并无什么不同,时间的流逝从他和白易的身前分流而过,重复上百、上千天也不会如何。彼时的祁烨孤注一掷地敬奉亘古不变之理,却从未想过时间才是真正欲壑难填之物。 笑声渐止后,白易收了气,一把揽住祁烨,像是明月入怀般的洒脱,“今日下山为你寻吃食,听闻茶馆说书人叙事,权且一听,就当是贺礼了。” 祁烨憋了半句的“贺什么”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他听白易讲世上日升月落乃是自然之理,讲百川入海的无限气魄,讲地覆天倾的动容与一身辗转的传奇。唯一的听众此刻正心慌意乱,只觉得眼前昏乱不堪。 “该你了,祁烨。” 风与浪在一瞬间平息下来,祁烨没有多加思考,不受控制地从口中吐露出一串又一串喋血的话题,他讲天星陨落、地裂山崩,讲指在胸口的利刃、扬沙一般的血练,讲一场空无一物的爱恋与破灭垂死的心气,讲再也得不到的认可与贯穿一世的流离失所。潮气与血气在他的眼中翻涌,像是要将白易吞没的死海。 他为什么不辩驳?他为什么不否认?为什么不批判我?祁烨的胸口像是被活物耸动着一般的疼痛,他万世一系的爱与悔恨怎么就不值一提了?他所被抛却的烦恼必须要以刻骨般的凿击来让他醒悟吗? 白易只是静静地听他宣泄完,然后抬手,方才落入海底的石头又倒转回他的手中。他把石头放在一边,只是朝着远方点了点头。 “天要亮了。” 不,祁烨下意识地否认,他的梦永远是一个看不到尽头的长夜,他和白易走在没有出口的路上,永远也看不到尽头。于是他张开双臂,迎着海上的那条莹白色的道路扑了过去,极速地堕落之下,他窥见黑暗中的一点幽幽放大的萤火,那是白易在高处看着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