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一、直言 (第2/4页)
别说是房内户官于辰是什麽感受了,门外的孟容都觉得心中有些紧张。 孟容纵是不关心政事,但对这种事情却是分外敏感,因为这与自身以及侍奉的nV主人息息相关──公子羽口中的妹夫并不是表面上的意思,指的是他的表妹婿。 公子羽与其舅父一家的关系并不热切,反而是那位于家小姐在出嫁後曾来祝官府拜访,这件事情让孟容印象犹深。 那位小姐是户官于辰的么nV,其出嫁在几年前算得上是大事,更别说嫁的对象是公子其,国君侧室所出的三子,与两位兄长只差了几岁。 析儿则是公子其与那位小姐之间生下的男孩,在此时提及此事,怎麽想都不是好事。 「你这是怪老夫不支持你,是吗?」 「舅父并未做错什麽,从我看来也是这样。」 室内一阵沉默,良久,才听得一道略显粗哑的嗓音。 「你自幼聪慧,如今的局势你不可能看不明白,可什麽都不说又算什麽呢?那事至今不算太久,但就跟当年一样,只要一发生就得解决……毕竟谁都不愿意见着最坏的结果。」 孟容在门外皱了眉,只因为他不太明白这位长者绕了这麽大圈到底想表达什麽,隐隐约约,可以判断出是往事,但到底是哪件事就不好判断了。 「少君已经不在了,他只有一个nV儿,公主也没有生下其他男嗣,国君对此尚未有所表示,代表如今定国并没有名正言顺的嗣位者,这状况并不好。为了不让此事演变成当年隆国故事,及早作出决断是必要的……所以老夫私下前来,以舅父身份来问一句──若你於国君之位有些心思,这回老夫会助你。」 孟容听完这话,本就沈重的心思又是向下沉了许多,如一颗石头被投入池中,搅起了那沈积已久的淤泥那般。 须臾,这斗室内外陷入一片沈寂,孟容屏息,不知剩下一人会如何反应。 可她知道于辰的发言是有意义的,而这就牵涉到自家男主人的家庭问题了。 孟容对国君家的事情是有些了解的,毕竟当事人是自家小姐的夫婿,总是得事前有些了解才能跟着陪嫁,不过那大概跟多数国人所知相去不远,可即使只有那般一鳞半爪的内容,也足可理解……这是多麽沈重的一件事。 当年仍是公子的国君退了与于家的婚,这才得以迎娶公主,而元配夫人则是迅速被许配给了另外一人,至於那人是谁孟容便不清楚了,总之这事情至此也勉强算是告一段落。 只是让所有人都意料不到的是,国君与公主之间产下嗣子的数年後,由当时的祝官丁伯带来了另外一个男孩,而国君也确认了这个男童确实是他的儿子,亦即如今的公子羽。 这事情一时之间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因为按照礼制而言,如今的国君正室是公主,而她生下的孩子自然是国君的嫡子,可国君元配却在这段婚姻结束後生下了另一位男孩。 这导致了一个万般紧要的问题──如今祝官丁伯带来这孩子是什麽意思?又会给旁人有怎样的想法呢? 单就事件先後来看,这个孩子毫无疑问是国君的长子,但在嗣子出生又才又带来庶出的长子,而长子承继的又是国内另一重要氏族的血缘,实在是有太多令人遐想之处。 据闻当时的国君曾垂询於祝官,但祝官丁伯认为自己无立场发言而未能提供意见,而在其时,五官当中一位有立场介入且很可能一言定局的人发言了,只是他的发言让当时不少人为之愕然,因为他的说法与别人所想的状况截然不同。 「尊卑有别,礼不可越。」 这说法如斧般划下了界线,只因他是那孩子的舅父。连当年对迎娶公主之事极为否定的人都这麽说了,纵是有心想以此事为由发作的人也没了藉口,谁还能多说什麽呢? 也许正因为如此,户官于辰与公子羽之间并无太多交流,如同避嫌一般,甚至连公子羽接任祝官都没有前来祝贺。 接着便是跨越近二十年光Y後,这对舅甥之间有的却是与多年前截然不同的立场。 若说多年以前的公子羽尚做不得主,那此刻的他已是祝官,在定国中枢占有一席之地,更别说是少君过世前的嘱咐,让他在不涉及非得让国君裁断的事务中得以代为视事,当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站在公子羽的立场来看,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好事。 孟容越是这麽想便是觉得x口一阵紧揪,只因为她在许久之前就曾设想过这种状况,而这种发展对她来说却算不上是好事。 「呵。」 这不算漫长却让人感到惴栗不安的沉默中止了,将其划破的是一声轻笑。 听来平静自然,如同只是听到了一件有趣之事一般,平缓轻易的一笑。 只是在此刻听来有些诡异,如同嗤笑,又似嘲讽,在这暑气中注入些许寒意。 「舅父此来便为了这件事情,是吗?」 此话一出,那原本的凝重气氛便是被扯得四分五裂了,只因为其言外之意。 「还能有b这更重要的事情吗?」 于辰的语气中似乎带着些许不满,只因为应答者的语气有些漫不经心。 「这不是私事,而是国事吗?」 「国君家事,亦是国事。」 「也是,但舅父这麽说便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公子羽的口吻显平稳亲和,却显然不适用於这场面。 孟容用听的就能明白发话者以怎样的心态开口,因为公子羽平常也会使用这种语气,不过那是在与祝官们随意交谈的时候。 「前几天仪府阁下才来过,不过他与我可是一句话都没谈,只下了盘棋就走。」 「……以他的实力来说,想必是次不错的对局。」 两人对弈之事,孟容作为侍nV自然是清楚的,可她不明白此时提这件事的意义何在。 「我与仪官之间只对弈而不交谈,个中原因为何,舅父应当是明白的,依照那人的X子来看,若非事情已经十拿九稳,否则他不会轻易开口,只会从旁提出一些意见,或者是置身事外而选择观望罢了。」 对於这个剖析,孟容不自觉点了头。 正因为孟家家主是这样的X子,才会让身份本就卑於嫡系的一些人不知该如何面对他才好,因为拿不准他的反应淡薄是真还是有别的盘算,这也算孟侯的威势吧。 「方才之事,若是仪官所言,我可能就信了,但若是舅父所言,那便只得一句话了──不是不信,而是话没有说尽让人怎麽回应呢?舅父说我自幼聪颖,且不论是否赞谬,我也还算是有自知之明,与三弟b起来有哪些长短处,不多言,想来舅父也是知悉的。如今定国走到此地,稍有眼光的人都能明白,可换个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