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87 谋财害命 (第1/1页)
苏末领着三个孩子到车棚时,发现有个熟人。 衙役班头——李封。 他似乎是在办案,脸板着,不怒自威。 但在瞧见苏末後,马上露出讨好的笑,主动打招呼道:“顾夫人,今日来县城采买?” 苏末浅笑着点头,目光扫过他身後。 “李班头这是…” 李封给身後的衙役使个眼sE,让他们离远一点,然後道:“前些日子码头发现一具nV屍,这不,刚把嫌犯抓住,准备带回衙门审问。” 他目光扫过顾平安背着的背篓,顿了顿,又道: “Si者是做喜娘的,近两个月阔气起来,遭人眼红,被谋财害命。 顾夫人平日若是来县里采买,可得多注意些,县令大人还在等着秋末往田里种麦子呢。” 苏末颔首,同李封道谢:“多谢班头提醒。” 李封见苏末上道,笑容真诚了些,转口提起那七亩试验田来。 “这离上次耕田也过去七八日,田里情况如何? 大致需过几日再次深耕?” 苏末每隔一天就会去田里瞅几眼,自然是清楚情况的。 这会李封问起,不假思索便道:“前两日刚放的水,如今天凉,乾涸速度慢。 村里老人说是过几日还会有雨。这具T时间我也说不准。” 李封也不是非要准确时间,只要能让他心里有数就成,免得县令大人问起这事,他却一问三不知。 “成,那您就跟以往一样,临近开工前一两天,派人给衙门传个口信。” 苏末微微点头。 李封还得赶回县衙去。 这喜娘之前受雇於胡家,这胡夫人得知人去世的消息後,派管家给县令大人传话,让他们赶紧把案子查清,还喜娘一个公道。 县令大人便将这事交给他,限他七日内找出凶手。 衙门本就事多,这几日可谓是忙的焦头烂额,如今抓住嫌犯,李封自然是想着赶紧结案。 他拱手,同苏末告辞,随後给手下们是个眼sE,一行人压着嫌犯,往衙门而去。 苏末领着三个孩子做牛车回去。 陈离海和王桃青牵着一头羊,在顾家门口等着。 王桃青瞧见苏末四人回来,赶忙笑着迎过去。 “顾家的,这母羊我给你送来了。” 她走到苏末身边,挤眉弄眼的,声音也放低不少。 “这羊N量足,那人说了,若是好生养着,能产N七八个月呢。” 苏末很早就想买母羊或者母牛来,好让三个孩子每天喝上一杯N。 只是去县里打听一番,才知道那些买的牛都是耕地或者做牛车用的,产N量少。 而羊r0U羶,养的人少,母羊都是要留着喂养小羊羔的,没有人牵线搭桥,人压根不愿意卖。 无奈之下,苏末只好将主意打在西山上。 当初收王家的赔偿礼算的是两个半月,如今过去三月有余,使用陷阱也不会有人说闲话。 只不过她前脚刚上山把陷阱重新布置好,回去就见王桃青在家门口等着。 两人打个招呼,王桃青便说明来意。 这陈辞海认识个养羊的,有两只母羊,因为一直不见怀羊羔,打算卖掉。 结果刚把消息放出去,就发现两只羊都怀了。 思来想去,那人还是决定等羊生了後再卖,羊的N量多,到时候留一头用来喂养小羊羔就成。 陈辞海得到消息时,马上想起苏末有打听过能产N的母牛、母羊的消息,便将这事告诉王桃青,让她过来传个信。 若是苏末确定要买,可以先出钱定下来,到时候等母羊生产後,直接就能领走。 这可真是打瞌睡就来枕头,苏末笑着应下,又拿钱给王桃青,这才有如今这一幕。 苏末眉眼轻弯,同王桃青道谢:“劳烦嫂子费心了。” 王桃青笑着摆手,“小事一桩,哪有什麽费心不费心的。 要真算起来,嫂子谢你才是。 上个月拿你教我们那做的杏子膏去湖州府卖,挣了不少钱呢。” 之前李氏给苏末送娘家摘的杏,一大篮压根吃不完。 苏末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里有棵枇杷树,枇杷吃不完,mama便熬制成枇杷膏泡水喝。 她便去县里,买了些白糖,试着将杏也给熬成膏,泡水喝,酸酸甜甜的。 後来王桃青和李氏她们来顾家,苏末便用杏子膏泡水给她们喝。 几人一尝,纷纷觉得味道不错,便打听放了什麽东西。 苏末也没藏着掩着,直接告诉她们是用杏和白糖熬制的杏子膏。 杏花村杏子多,李氏很清楚。 她娘家就有七颗杏树,杏子每年都卖不完,又舍不得浪费,後果就是全家吃杏吃伤了。 如今得知杏子可以熬制成膏,就动了心思。 她儿子已经十三岁,她也不指望送去读书科举,只要能挣钱,能让一家过上好日子就成。 李氏当即表明心思,想跟苏末合夥卖杏子膏,苏末提供方子,其他的都她来办,五五分成。 只是被苏末婉拒,顾锦年可是要入仕的,她肯定不会去经商。 再者她自己都去m0着石头过河,哪有什麽方子。 李氏若是真想做,直接做就是,至於口感想要更好,那自然只有多尝试这一个办法。 李氏也是说g就g。 买回不少白糖,根据苏末提供的大概b例先熬制一小锅,然後让大家品嚐,根据每个人的评价来调整糖与杏子的b例。 最终在被她喊去品嚐的妇人即将吃腻的前夕,掌握了最合适的b例。 杏子膏做好了,下一步便是出售。 这种跟糖葫芦一样,隶属经过加工的吃食,想要在县城贩卖,需先去衙门,寻找相应的官吏报备。 大雍朝对於百姓经商有一个很好的条律——初次报备者,给与一次後悔的机会。 报备後七日,才会将其改为商籍,而这七日之间,可去衙门撤销报备。 李氏跟陈鹤云报备後,内心忐忑的拿着做好的六斤杏子膏用小陶罐装好,去县里卖。 她采纳苏末的建议,用小竹筒作碗,现场泡水,先嚐後买。 因为价格定的高,一开始买的人不多,陈鹤云都做好第七日去衙门撤销报备的打算,谁曾想峰回路转。 有个婆子说她家主子用这杏子膏泡水喝上几日,人不怎麽咳嗽了,痰也少了些。 这次特地来回购,一下买走两罐,也就是四斤。 有人听着心动,左右杏子膏泡水,一次一小勺就成,便纷纷买上一些回去试试。 没多久,所有的杏子膏都卖完。 刨去陶瓷罐和白糖,赚了一百多文钱。 李氏和她相公顿时来了劲,也不在打算撤销报备,风风火火的去买白糖,继续做杏子膏。 王桃青见了,有些心动,又正好陈辞海寻到份活计,跟货船去湖州府。 她便跟李氏商量,她出钱,李氏做杏子膏,让陈鹤云跟着陈辞海去湖州府搏一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