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第1/1页)
承乾宫养心殿 傍晚,天色都已经有些昏暗,养心殿内静悄悄的无一人敢发出声音。 李琅一路急急忙忙的被平安拉着赶来,进了殿内发现跪着一群人,定晴一看全部都是当朝大员。 “皇后殿下”离得近人看到大太监平安恭恭敬敬的跟着一位身形俊朗的年轻人过来,心细胆大的人早已猜到是何人了。 来的路上就已经听平安讲了个大概农具的制作自过了入了春就开始要制作,可是涉及的铁的事盘根错节,兵部工部户部几乎没有一天是不打架的还有跟在后面趁水混想摸鱼的老将军们,说实话李琅这一路来一直在心里打思考着父亲究竟在这里发挥了什么。 于是,平安来寻他的时候,他犹豫再三不敢来养心殿。 最后,终究还是来了。 殿内还未掌灯,李琅一路顺畅无阻,小心的推开门,“陛下” 静寂无声。 蹑手蹑脚地走进来,地上散落的奏折,一道声影正在书桌后头。 “谁让你来的” 声音藏着厚重的疲惫,即使李琅心里藏着心事,这时被一种名叫心疼的酸感涌上来。 李琅随手拾起地上的奏折,看也没看堆在一起,安置在皇帝面前的书案上。 皇帝皱着眉头看着眼前人,平时连宫门都没出,这个时候到敢往前凑了,平安胆大无天了,敢去叫他过来。 “别皱着眉头” 皇帝有些怔住了,将身前的人拉进怀里,一双眼里藏着看不清的情绪,不知道是愧疚还什么,在昏暗的殿内,竟看着零星的光芒。 “殿里怎么没有伺候的人” “朕想清静些,让她们都出去了” “外面的事” 李琅大着胆子提了一句。 “平安”皇帝沉默半响,就在李琅以为自己要请罪的时候,皇帝动了。 “让他们散了吧,然后通知太医给各位老大臣好好看,事情明天再议” 平安听见声音立马连滚带爬奔去殿外。 “陛下旨意,各位大人快起来吧”赶忙上去扶起最前头跪着的户部尚书。随后各个小太监上前扶人起来。 平安搀扶着王大人,语重声长的说“陛下让太医给大人相看,随后就能到各位大人府中。” “陛下恩典臣等感激不尽”王大人被平安搀扶着,泪眼婆娑心知陛下心怀天下,是他们这些人拖后腿啊 一直到宫门口王大人都拖着平安的手说道“是臣等无能为力” “老大人陛下说了这事明日再议,大人快回家吧,家中该等急了”平安安抚着讲道。 “好好好,平安公公也请回吧” “哎,奴才就送各位大人到这里,咱家也不好久呆,还要回去给陛下回话呢”平安顺势表达。 一直等到平安走了,一直散散落落几位大臣聚集围在王大人身前。 “刚刚进去的真是皇后殿下吗” “慎言,天家私事岂是你我之辈可以议论的”王大人出言训斥道,“各位老夫家中来接就先走一步” 说罢,甩甩衣袖离开。 ------------------------------------- 平安回到养心殿,看着殿内还未掌灯,拉过来掌事姑姑问“清疏jiejie,这怎么回事” “你也是胆大,怎么把皇后殿下请来了,不怕皇上打你板子” “jiejie,您也瞧见了陛下下午真动了怒,不为跪着的那些大臣,就是陛下气出了好歹奴才也是承担不起的” “那你就敢去坤宁宫”清疏斜眼看着他,谁不知到你打的什么主意。 “这不是好了吗”平安喏喏的说 “你等着吧”虽然她还没去过坤宁宫给那位殿下照面,但是从那位进宫以来皇帝赏的吃的喝的用的玩的都是经过她的手收拾出来的,自然能看的出来皇帝在这位身上花了多少心思。 “前几年连年灾旱,农户没有收成只能卖地,甚至过不下去的卖身卖儿女”皇帝揽着怀里的人,闷声讲“朕没登基的时候,见过,生活对于他们来讲太难了,连一顿饱饭都没有” “如今,朕只不过是想拿些铁打造一些农具,他们就敢阻拦“ “玄扈先生在山东省大力推行新农具,不就是因为耕牛少,节省了人力,甚至只需要两至三人每日可耕三四亩地” “陛下”李琅坐在皇帝大腿上,多上有些不好意思“您说的这些臣都知道,各位大臣们想是也是知道" 这是他们二人第一次这么面对面的谈论这些朝事,其实李琅只读过的书多,现如今只能硬着脖子上安慰人。 “他们知晓什么,哼觉得朕把用来打造兵器的铁用来打造农具,怕是” “陛下,如果真是如此那为何臣今日进来看见跪着最前头反而是户部尚书大人” 李琅他害怕从皇帝嘴里说出来那些字,兵权。 “您知道的不是吗” 皇帝静默。 或许是他cao之过急了,从回来以后任何事情都是顺着他想法来的,顺的让他掉以轻心了。 “是啊”皇帝抱着人往后靠到倚背上,朕才刚刚登基,需要的是时间。 话落,随之而来的仍然是无尽的沉默。 静静靠着皇帝,他知道皇帝已经想明白了。 夜色已晚,乾清宫的大门打开,皇帝走在前头,李琅跟在身后,背后是浩荡的仪仗,一路上几十盏宫灯照亮着。 毫无征兆的皇帝伸手拉住李琅,把人拉到身侧并同走在这宫里的道路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