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绿薄荷14 (第1/2页)
——1:56:31—— 电影结束,帷幕短暂陷入漆黑,头顶的卤钨灯再缓缓通明。 等人流散退,我们才起身向外走,从甬道出来后,杨东清问我:“待会儿你想吃什么?” “还不太饿,想喝糖水。”我说。 他点头,出了电影院没招计程车,而是带着我穿过梧桐荫蔽的单行道,最后在公交站台下停步。 “我带你去观音桥,那里挺多卖糖水的。”他说。 我说好。 过了几分钟,白蓝色无轨电车靠停,上车后人也不多,我随便挑了个位置坐下,他挨过来,直到肩膀相抵。 又下过一阵蒙蒙雨,街道和车玻璃都有些湿漉,电车开得不快,偶尔能看见一群棒棒军吆喝着消失在老古的黄桷巷子中。 转过天桥,他又将我的手握住,温热的手心盖住冰凉的手背,小指勾住小指。 他先沉沉发出几个音,才开口问:“你和那个人是什么关系?” 我将目光从车窗外转到他脸上,顿了顿,坦白道:“他是我的养父。” “后来我患上精神病,控制不住就想自杀,结果没成功,然后就离开了他。” 我和父亲luanlun般的床事,我对父亲luanlun般的感情,我还没有勇气告诉杨东清。 我也是有羞耻心的,此时面对杨东清,它尤为强烈。 更何况,和我上床的人是父亲,我和他都是男人。 活了快三十岁,我是不是天生的同性恋,现在已经无法寻到答案。但即使在十多年后,这个群体也没有完全被社会接受。 杨东清的看法比任何人都重要,我想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哥哥是个同性恋。 杨东清微微蹙眉,拿指腹摩挲起我手背上的骨节,就这段有所隐瞒的话思考了阵,又说:“那他现在在哪里?” 我苍白地笑了笑:“我也不知道。” “两年前,我去北京找过他,但是没找到。” “然后我又来重庆找你,幸好找到了。” 杨东清沉默了阵,说:“那是不是意味着,你现在只有我一个亲人了?” 我点了点头。 他随即与我相觑,窗外天空昏沉,雨光潮湿,他眼中有琥珀色宝石。 “那你答应我,把他忘了好不好?” 他又说起这件事。 “为什么这么在意这个?”我疑惑地问。 他垂下头不再看我,回答说:“因为我也只有你了。” “我不想你再出事。” 我长久地注视着他。 杨东清像冬夜雪地的月光,很少才会向我表露太过情绪化的话。 电车跌宕了下,车顶轻轻刮过黄桷的枝梢。 敛回眼睛,我说:“今天下午,你不是说过会帮我忘了他吗?” “我已经答应过你了。” 杨东清听后,将眉头稍稍松展开,追问:“那他现在还在那个位置上吗?” 我顿想了阵,凭心而动:“好像快要不在了。” 在杨东清面前,我总是说不了谎。 父亲在我心中的位置,已经有所动摇。 我的确思念他,但潮涨消弭后总会有潮落,让心海中的匣盒裸露。 来到这个世界,我对父亲的爱曾像潮汐,在病症的折磨中煎炖。后来我早晚都会按时吃药,迟钝的神经逐渐清醒,明白爱意无望,知道真心燃烧太久,总会累的。 它早就让我停下,可惜我当时鲁莽又固执。 现在不同了,我有杨东清。 我再愚蠢,他也会纠正我。我再像困鸟,他也让我不要徒劳将翅膀扇动。铁笼坚固,我太脆弱,他说让我别再受伤。 “我会慢慢让你忘记他的。”杨东清说。 他很平静,向我做出这个承诺。 世上要治万种疾病,最好的良药就是慢慢地。 慢慢地等白开水变得微凉,慢慢地将药片放入口中,慢慢地兑水服用,慢慢地爱一个人,慢慢地遗忘他。 我似有若无地笑了笑,算是认可他这份笃定。 十多分钟后电车停站,他牵着我穿过四通八达的蜘蛛桥,走进某条老街市场后,两旁又白又旧的居民楼都敞着窗户,不时就冒出阵炒菜的油烟,天空被错综复杂的电线拉满,香樟树下摆满了各式摊位,傍晚的路上还人来人往。 卖青团麻薯的嬢嬢给她的糖水摊子支了个红色的棚子,七块钱就能买到两份满当的大瓷碗,先用三勺凉白的牛奶麻薯打底,接着加切丁切块的青翠色玫珑蜜瓜,再覆上一层绿豌豆模样的小青团。 杨东清多给我买了份红糖小糍粑,这次没逼我全部吃完,只说让我一起尝尝味道。 两种小吃都很清甜,糍粑表面洒满细碎的炒白芝麻,浇了红糖,中间的糯米团还热乎着,和豌豆青团一起入口没嚼几下就会黏牙,说话都是一阵白米和绿果的香味。 费力对付完大半,我都推给杨东清,他一同将我的勺子都接过,没几分钟便将剩下的都给吃光。 山城的秋天夜晚来得快,杨东清好像并不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