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回城(4) (第1/1页)
腾天,李素珍一个人来看外孙女,胡舸帆便支赵正华去自留地干活儿。赵正华一走,胡舸帆问:“这段日子,有人来找胡月静没有?” 李素珍说:“找倒是没人来找,只是她常常一出去就很久才回来。我悄悄跟过两回,也没发现啥子。你晓得啥子了?”有胡报春的前车之鉴,李素珍不得不警觉。 胡舸帆便把竹林遇见赵志红的事说了。 李素珍登时气得骂起来。 “妈,你别骂。这事儿,骂解决不了问题。你看报春,越骂越远。” “那我能怎么办?如果月静也走了,剩下我们三娘母怎么办?” “不光是家里没了劳动力,还把月静一辈子也毁了。” 李素珍愁眉苦脸道:“莫说一辈子,眼下都过不下去。我一个裹脚老太婆……”李素珍声音哽咽起来。“我也不是说要捆着她不让她嫁,好歹等四妹和老五长大些,我也就不绊着她了。” “妈,不用怕。我教你一个办法。” 赵正华突然进来。吓母女俩一跳。 “你干啥子?” “我回来喝口水。还有,妈,门口的炉子上热着鸡汤,你看着点儿。” 赵正华喝水的时候,李素珍见胡舸帆闭口不再说话,也不说话。等赵正华走了,李素珍问:“为啥子要避着正华?” “他们一个穷沟的,不是宗连宗,就是姻连姻。谁晓得他心向着谁?” 傍晚,李素珍回到屋好一阵子了,胡月静才回来。 “月静,我听你大姐说了。” 胡月静一惊。“我没去见他……是他非要见我的。”胡月静到底心思浅,藏不住事,一诈,就怕了。 “你大姐说,让你别往心头去。” 胡月静低着头不说话。自从胡舸帆落了冬水田,胡月静一直很内疚。可又夹着赵志红的事,她不敢单独面对大姐,只随着母亲去看了大姐两回,母亲一走,她赶紧跟着走了。这会儿听得母亲带来大姐这口话,心下敞亮许多。 “我晓得,大姐也是为我好。” 李素珍话峰一转:“妈不是不开明的人。现如今,上面都号召自由恋爱。若是你们爸爸在,也一定支持你们。” 胡月静听得害羞,忙喊:“妈,我们不是自由恋爱,是他老缠着我不放。” “妈和你大姐商量过了,只要你愿意和他好,他又是真心的,你就让他来提亲!” 胡月静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虽说时兴自由恋爱,可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提了亲,你们才名正言顺。你不能不明不白跟他厮混,不能再坏了名声。”李素珍的这个再字,指的是胡报春,母女俩都心知肚明。 胡月静连连点头。 “只要他家来提了亲,你们就可以光明正大耍朋友。妈和大姐也就不拦着你。” 胡月静眨眨眼睛,突然问:“大姐不怕我嫁给一个农民,回不了城了?” “能回城当然好,但是,找个踏踏实实的人,还可以帮着家里大事小事,有啥子不好?” 这话胡月静相信了。如今,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她,虽然家庭地位明显升高,可太累了。每天干不完的活儿,还是重体力活儿,若不是赵志红时不时讨好地暗地里帮帮她,她感觉自己都快要散架了。她本来就是个心性透明平淡的姑娘,没什么人生理想。只盼望着眼下的日子好过些。 没过几天,媒婆赵五嫂就上了门。 “哎呀,我说现在都时兴自由恋爱了,狗娃他老汉还非要我来跑一趟!”一进门,赵五嫂就大声嚷嚷。狗娃是赵志红的小名。 “该随的风俗还是要随。老祖宗定的规矩,只有遵守了,才作数!”李素珍把赵媒婆迎进屋,一个搪瓷茶缸端了上来。 李素珍这话,让赵五嫂顿觉脸上有光,可揭开茶缸一看,心里又杵一下。一杯白开水。连一片薄荷都没泡。她心下暗忖:明明男方说的,女方欢喜这门亲事,她无非是来走个过场。可眼下这缸白开水,不像是欢迎她来走过场的样子。 她捋了捋耳边鬓发,强挤出笑,道:“有道是这个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看你家三妹也不小了……” “三间屋,一头两百斤的大肥猪,外加一千块钱。”李素珍笑吟吟地说。 “啊?”媒婆没反应过来。 “我说,要定我家月静可以,条件是,给小两口修三间新屋,彩礼一头两百斤的大肥猪,外加一千块钱——没得现钱,折算成粮食也要得。”李素珍浅笑的语气宛如喝淡瓜汤。 “弄个多啊?赵家沟还从来没得哪家……” “少一分钱都不得行。”李素珍笑容僵住,挂满冰霜。 “诶,不是,我是说你们……” “这是我家老胡生前定的规矩。你晓得,人死为大。我们不敢违背。” 赵五嫂急道:“那你家二妹也没见给彩礼,人不是就过去了吗?” “那是外头生产队,不一样。赵家沟任何一家,都不能低于这个标准。再说了,狗娃他娘,住过地区大坝子吗?” 狗娃的娘大字不识一个,嫁过来就没出过赵家穷沟。莫说他娘,就是他老汉、祖宗八代,都翻不出一个体面的名字。 “你这不是故意刁难人嘛?” 李素珍头微微一偏,浅笑又浮现:“有点儿这个意思。” “你……你……” “我叫李素珍,站不改名坐不改姓。还麻烦五嫂带个话,我家剩下两个姑娘,以后赵家沟哪家要是看上了,别的都好说,就是彩礼不能软!” “你这不是卖姑娘嘛!” “虽然我们家劳动力不行,可要论做生意,我自然不比你们这些庄稼人差。不花点儿血本,想娶漂亮媳妇,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