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没有人应该孤独地死去,但疫情期间有许多这样的悲剧 (第2/2页)
i了,在那之后,与它相伴数年的老友、另一只名叫哈珀Harper的鸭子就变得离群索居,不肯再交新朋友了。 2018年在萨利希海,虎鲸母亲塔勒阔Tahlequah,又名J35带着刚出生不久就Si去的小虎鲸遗T游了17天、1000英里,引起了多国人们的注意和关切。 Image J35当时持续多日的悲伤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好消息是两年后的最近,J35又生下了一只新的小虎鲸|MichaelWeiss 动物行为学家也记录了,动物会对垂Si或已Si的配偶、家庭成员或朋友产生深刻的情绪。这些情绪表现为行为模式的变化,并伴以明显的痛苦。 我们演化上的近亲,灵长类动物中间,也有大量悲伤存在的证据。 2005年,在巴西的森林中,有一只雌X绒猴F1B从树冠上跌落,撞到了脑袋。当她因重伤躺在地面时,相处了三年的伴侣M1B它们共同养育了八个孩子温柔地将她抱在怀中,直到雌猴在两个半小时后离世。 在F1B过世三个月后,M1B也从猴群里消失,没有发现他移居到其他猴群,他很可能也Si了。 Image 上面是M1B,他抱着垂Si的伴侣F1B|youtube“MaleMarmosetfortsDyingPartner”截图 2010年,在赞b亚的奇姆芬希野生动物孤儿院ChimfunshiWildlifeOrpharust,一只名叫托马斯的9岁雄X黑猩猩Si于肺部感染。另一只雌猩猩诺埃尔Noel33岁,在托马斯4年前丧母后收养了他,这时她守在托马斯的身边,并用青草做成的工具为他清理牙齿。 和Si者关系最近的动物,往往也会受到最大的影响。b如卢旺达火山国家公园VoloesNationalPark的山地大猩猩,当公园里的两只猿在2009和2010年Si亡时,它们为Si者梳理了毛发。 有的时候,即便是完全陌生的动物也会为Si者悲伤:2016年在距卢旺达不远的刚果民主共和国,有人见到几只格劳尔大猩猩Grauer’sgoril在一只和它们不熟的银背大猩猩的尸T旁守护。 Image 2008年,德国一家动物园内,一只大猩猩将Si去的孩子抱在怀里。|RolfWilms 陪伴与告别,是演化本能 面对遗T,猿猴的做法未必和人类完全一致,在同情的照料之中,或许还会掺杂进攻行为,甚至X行为:它们有时会殴打或骑乘一具遗T。 不过话说回来,人类的悲伤也有反常的表现形式。在一场肃穆的追悼会上,可能有某个悼念者过于紧张压抑,而突然大笑起来。 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动物行为学家都往往拒绝承认这些动物表现出的深沉情感。要是哪个人类学家或动物学家打破传统,描述了动物的悲伤、快乐以及别的情绪,他就会被扣上“拟人论”anthropomorphism的帽子,意思是把人类的能力投S到了别的物种身上。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在野外和圈养的动物身上发现证据,证明动物会对自己的遭遇产生深刻的情感之后,主流观点开始逆转了。现在,研究者们b过往更深刻地认识到,悲伤和Ai不是我们人类才有的情感。 在如今的人类学家看来,哀悼仪式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活动。他们在不同文化中观察到的仪式种类繁多,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聚集到一起共同怀念Si者,以拥抱和触m0来安慰彼此、分担丧失亲友之痛。 被迫用Facetime视频来向所Ai的人道别,这对于一个在团结和亲密中成长的物种而言,实在残酷。 Image 在意大利,新冠Si者的葬礼上,悼念的人们保持着距离|FILIPPOVENEZIA 在这一波全球疫情中,可怕的Si亡人数和住院人数不断增加。幸好以希望的眼光来看,恢复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人类虽然依旧要保持距离,但总会想出新颖的互助方法。我们能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找到那些无法按照演化的本能哀悼亲人的幸存者,向他们伸出同情和援助之手。 作者:BarbaraJ.King 翻译:红猪 编辑:游识猷 编译来源:Sapien,AnimalGriefShowsWeAreoDieAlone. 一个AI 无法好好与亲友道别的人啊,愿能隔空给你一个拥抱…… 译文版权属于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 果壳正在招聘副主编、编辑、运营经理等职位,戳这里,查看更多岗位详情并投递简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