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早梅 (第1/2页)
此言一出,在场几人脸上神色皆是一变。高渐离眼底的错愕一闪而过,不动声色地抬眼朝韩非望去,却见一旁的卫庄面色倏而阴沉了下来。 韩非先是一滞,随即自嘲似的笑着摇了摇头。逍遥子无声地注视了他片刻,忽道:“那《阴阳册》‘璀错’一章中,还有一处前人令加的注解,写的是‘于至阴至阳之地,觅非死非生之物’。” “故弄玄虚。”卫庄嗤了一声。 “至阴至阳......非死非生,”韩非眉关轻蹙,问道:“逍遥先生,你确定这一句真是贵派先辈所注?” “此事贫道不敢断言,”逍遥子摇头道,“不过单看那卷中字迹,倒似与《道德经》残本中的笔迹如出一辙。” 高渐离道:“若如此,这注解岂非老子先生亲手所批?” 逍遥子看了他一眼,道:“在下翻阅此卷不下十数次,然而全书中却仅有这么一处另加的批注,非但如此,这十四字旁还有一处古怪的落款。” “如何古怪?”韩非道。 逍遥子一捋长须,道:“那页脚的落款乃是‘崔昔’。” 崔昔?韩非一愣,这名字听着十分耳生,而崔姓本身也是极为罕见,这些年来还未曾听闻过天下有哪位崔氏高人横空出世,会是化名,还是道家先辈早年所用的道号? 他低声道:“敢问逍遥先生,这崔昔可是贵派的哪位前辈?” “在下查阅宗谱,并未寻得此人,”逍遥子摇头道,“而我派之中从来就没有‘崔’字一辈的道号。” 崔昔......璀错......这两者间仅仅相差了一对偏旁,真的只是巧合吗? 韩非瞳仁骤缩了一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抬头正对上卫庄朝他投来的目光,二人瞬间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色。 “多谢逍遥先生告知。”韩非朝逍遥子一揖道,接着朝墨家二人一拱手:“恕我们有事在身,诸位,告辞了。” 东郡不比帝国南部温暖的桑海,立冬初过,山中早梅便已竞相开放,朵朵琼芳似雪,缀了满枝,一行寒雀栖于梢头,忽见林中有二人并肩行来,倏地扑翅而飞,振落了身畔花蕊上的一点冷露。 “那‘崔昔’二字不见得就是所谓的落款。”卫庄抬眼看向韩非。 韩非点头道:“不错,在‘璀错’之毒的批注旁落一个‘崔昔’的款,若说是巧合未免也太刻意了。” “崔昔较璀错缺了一玉一金,”卫庄道,“你觉得这两者会有什么联系?” “‘于至阴至阳之地,觅非死非生之物’,”韩非沉吟片刻,道:“依逍遥子当时的意思,这十四字批注指的应当就是璀错之毒的药引,若说这‘崔昔’二字并非批注人的落款,会不会就是这药引之名?” “确实,不过若真如此,两者的关系就有几分微妙了,”卫庄道,“自古‘金玉’便为世间珍宝的代称,难道这毒方和药引之间还会与什么稀世珍宝有所关联?” “或许也有这个可能,”韩非想了想,摇头道:“不过光凭一个字面意思,实在不好妄下定论。” “至阴至阳,非死非生,”卫庄笑了笑,“我看它与其说是句提示,还不如说是个玩笑。” 韩非叹了口气:“我看这《阴阳册》的后半卷十之八九就在星魂手里,那时在蜃楼上,他不是声称自己手中握有解药吗?在这一点上,我想他还不至于对我们撒谎,所以欲解此毒,也不一定非要去寻那离奇的药引。” “哦,”卫庄挑眉,“所以你的计划难道是再登蜃楼,将那星魂打得满地找牙,然后逼他交出解药?” 韩非眼角一抽,作势就要去掐他后腰,卫庄侧身避开了,玩味似的看着他:“其实我觉得这点子不错。” 他的话音未落,韩非忽而倾身向前,抬头吻住了卫庄的唇,只一瞬,随即缓缓退了开去,一面还意犹未尽似的舔了一下唇角,笑道:“卫庄兄嘴唇的滋味,尝起来也很不错。” 卫庄一把揽住了韩非,重新将唇贴了上去,一边含混道:“只是‘不错’?” 韩非低低地笑起来,伸手环上了卫庄的后颈,仰头加深了这热切的一吻。再唇分时,韩非缓缓睁开眼,就见卫庄的两颊上竟也泛起了一层极薄的绯色,就是这么一点淡淡的红,却像是令眼前这个寡淡的男子整个人都鲜活了几分。 韩非看着他,心中倏而一动,微侧过头,几乎是贴着卫庄的耳廓喃喃道:“我以前一定也叫你卫庄兄,是不是?” 卫庄缓缓松开了韩非,接着伸手从广袖中取出了一物,递给他。 韩非接来一看,原来是一截半尺长的梅枝,并非这梅林中开得正艳的那种,墨色的枝干上光秃秃的一片,唯有一枚雪白的蓓蕾静静伫于梢端。 不由眼角一弯,笑道:“你什么时候折的?” 卫庄的目光落在韩非脸上,低声道:“你不要就算了。” 韩非手里握着那截梅枝,指尖轻擦过树枝粗糙的表面,有一股情愫似海潮般涌上了心口,这感觉跟他与卫庄亲吻的时候又有所不同,就像是月夜里饮一盏桂花酿,酒性固然不烈,回味却是甜的。 这时卫庄无声地握住了韩非的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