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号鸢】残蝶梦_没有名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没有名称 (第1/5页)

    “殿下?殿下?”

    周瑜揉了揉眉心,缓缓睁开眼:入目是广陵王府的书房,桌案上堆着成山的公务文书,一支笔搁在砚台上,摊开的卷轴上墨迹未干,是他的字迹。

    见周瑜睁开双目,侍女略松了口气,将捧着的茶盏奉上。

    “殿下,您都一宿没合眼了,案牍劳形,还是歇息片刻吧。”

    周瑜微微摇了摇头,目光投向窗棂之外——庭院中乳白的雾气凝成划分天地人间的“楚河汉界”,悬在低空好似薄薄的冰层。

    第二百八十一次。

    周瑜在心中记下这个确切的数字,从侍女手中接过茶盏。

    “南边城墙的加固工程如何了?本王要去看看。”

    去看看,但看的不是城墙,而是她。

    周瑜知道她会在道旁等候。如今她是世家的女公子,每到这个时辰就要去女学宫上早课。

    坐在豪华的马车内,周瑜阖上疲惫的双眼,精神却短暂地感到轻松:真好。这个世界没有战乱、饥荒、流民、瘟疫,令她头疼的不是那些尔虞我诈,而是今早女讲师会不会抽她答题。

    她能像一个普通的世家女公子那样,穿翩翩长裙,学诗词歌赋,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快到了。循环往复的相遇早已让周瑜摸透了他们在“傩”的世界里初见的节点,他睁开了眼睛,下令停车。

    亲王的仪仗停在了道侧,还未见面,周瑜就已经听到了她的侍女在小声私语。

    “……女公子,你别盯着看了,这可是广陵王的仪仗啊。”

    不知道这次她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茫然的、戒备的、费解的……最糟糕的一次是她刚见着自己就恢复了记忆,杏眼里温润的水光霎时变成了愤恨的火焰。

    无论是什么,周瑜都想看见她。第二百八十次亲手杀死她时溅到脸侧的温热血液似乎犹在,他急需看到meimei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完好如初,因为他替她挡下了所有痛苦与绝望。

    只要是幸福的,又何须纠缠庄周梦蝶,蝶梦庄周。

    车帘掀开,周瑜果然一侧过脸就对上了她微睁大的杏眼。

    他的meimei总是这样,做广陵王时从容自信,气度不输男子;做女公子时也坦荡大方,从未惧过此刻他才是广陵的王。

    “女公子,快行礼呀。”

    侍女在身后焦急地小声提醒,她如梦初醒,垂头对周瑜行了礼。

    周瑜点头致意。总觉得……她和以往几次有哪里不一样了。

    他还记得初见时meimei最常脱口而出的是什么话:

    “你不是广陵王。”

    这件事她总记得最深,几乎可算一个小小的执念。可见她确是爱广陵的,爱这方水土,爱她的子民。

    周瑜在等她说一样的话。虽然伤人,但能证明她是她的话。

    “……我觉得你,很熟悉。”

    “本王常去乔氏府上做客,女公子觉得本王熟悉再自然不过。”

    面上依旧是清冷疏离的,掩在衣袖里的指节却微微屈起。那么温和的开口,是二人之间未曾有过的。

    身后的侍女急得直绞手——女公子今天是怎么了?乔氏与广陵府上交好,广陵王女公子见了不知有多少次,哪用得着今日来说“熟悉”?

    见她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周瑜不愿再久留引她生疑,致意后便松开车帘,下令再度启程。

    “等等。”

    隔着薄纱,少女的侧影印在了帘布上。周瑜看到她急着上前了半步,飘动的裙角像翩跹的蝶。

    “既然两家交好,殿下若不嫌弃,还请多来府上坐坐。”

    多来府上坐坐。

    仪仗已经又行出去很远,周瑜掀开车帘,凝眸看着笼罩地面的停滞白雾,它们帮助他躲避仙人的追踪,将这个世界化为梦幻般的泡影。

    无数的迁越与回溯里,周瑜是唯一拥有全部记忆的人。

    他目睹着一场场梦境里各色人各不相同的故事:孙策未能降生,尚香成了吴夫人的独女,刘辩不再是meimei的竹马……

    所有人都经历了无数种可能,包括他的meimei——从乔家的女公子到他从未分离的胞妹,她沉浸于一段又一段幸福的人生。

    只有他,什么都记得,什么都没有忘却,但仍执着地把每一次“傩”都看作真正的现实。

    周瑜深信这些“傩”不过是改变几条岔道后,通往的独属于他meimei的通途。meimei可以只将它们只视作美梦,毫无顾虑地徜徉梦海;而他作为摆渡人,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在合适的时机带她走。

    只有这一次,周瑜突然升腾起了荒唐的祈愿:希望第二百八十一次的“傩”不是巫力带来的异变,而是一场真正的、永不会醒来的幻梦。

    因为她说喜欢他。

    白雾飘渺下的庭院景色朦胧:细柳高墙、莺蝶秋千都像是轻烟幻化的,随时都有可能飘散。她坐在对面,笑得明媚嫣然,是幻梦里唯一清晰的颜色。

    “我听闻,殿下善抚琴。今日抱琴前来,可是想弹奏一曲?”

    周瑜垂眸看了看手中的绿绮——在他还是江东周郎的时候,曾无比渴望得到它。而经过了千百次“傩”,他再没精力去收集古琴。留在广陵的时间长了,绿绮已经成为周瑜最为熟悉亲切的琴。

    “不知女公子可有想听的曲子?”

    “不如,就《鹤留山》吧。”

    修长的手指拨过琴弦,试了几个简单的音,琴响如雨坠玉盘,干净清脆。

    周瑜翻动手腕,长袖滑落几分,露出白皙如玉的腕间肌肤。

    弹奏前他抬头看了眼面前的meimei:小姑娘的杏眸水润润的,水雾里蓄着他的倒影。

    “曲有误,周郎顾。”周瑜爱古琴,更有一手绝世琴技。

    流畅的琴音流淌如水,蜿蜒过想象中的高山幽壑。飞溅的水花惊飞溪旁野鹤,展翅的羽鹤在天边划过一道纯白。鹤过留痕。

    其实在“傩”的世界里周瑜已经很少弹古琴了。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meimei身上:为她构造完美的梦境,为她找吃的、看的、玩的;也为她制服下后能无痛无苦安睡的丸药,为她磨枕在颈侧如清风的长剑。

    偶尔有片刻的宁静,这具承受了太多次“傩”的身体就像是被抽走了勉强支撑它的骨架,一放松就会倒下,只想着阖上眼。

    像这样他抚琴,她含笑倾听的闲暇时光,真的不多。

    一曲终了,琴弦长久地微微颤动,余音在空中漾开涟漪。

    被风吹落的柳絮裹着气流晃晃悠悠地漂浮,有几团扑到她的面上,惹得她耸了耸鼻尖,侧头打了一个秀气的喷嚏。

    她回过头,双颊被染得微红,似乎是不好意思在余韵未歇的时刻惊扰了弹琴人。

    “殿下果然好琴技。《鹤留山》,闻之如见白鹤居山,淡泊隐逸、潇洒自然。”

    “白鹤居山……为何想听这支曲?”

    她抬手接住了一团绵软轻柔的柳絮,刚欲收起拳头,那团白绒就又乘风而去了。

    “虽然知道这样说很傻气,可殿下,不觉得我们的世界很像这柳絮吗?是微风中抓不住的一团梦。”

    梦……周瑜笼在袖中的手转了转拇指上的戒指。

    “只要留在这里,就能永远做幸福的梦,无忧无虑,如古时那些避世隐居的高人一样——也如被他们视为隐士象征的白鹤。”

    “殿下,”她笑了,杏眼微弯,笑意清甜如三月的风。“你是这个梦最美好的部分。”

    她对自己实在太过温和亲近,周瑜一度怀疑是“傩”又引发了什么异变,甚至可能是让另一个人的灵魂宿到了她身上。

    频繁的相见后,周瑜很快就确定了她依旧是那个她,游猎时一箭能射断纤细的柳枝,论道时侃侃而谈、颇有主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