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六章:海寿的投名状  (第1/1页)
    数日後。    御马监。    房舍。    御马监监丞海寿趴在床榻上,嘴里咬着一块丝巾,御马监少监金英亲自拿着白sE药瓶,为海寿更换背上的金疮药。    金英收起药瓶,接着为海寿放下上衣,叹息道:“还好用药及时,不会有X命之忧,可惜那些人下手太重,这背上的疤痕永远也消不掉了。”    “有劳金少监,多谢!”    海寿忍着痛,坐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抱拳向金英谢道。    “海公言重了,当年你的看护,我与兴安等人恐怕早就被h俨手下的人打Si了。”    金英扶着海寿重新坐下,同时说道:“我与兴安今虽为少监,可海公待我等的恩情,永生不敢忘。”    海寿见四下无人,便对金英直言道:“前日陛下正式下旨,调h俨入内官监,任太监一职,命其着手整顿内廷各监管理的皇庄税银混乱一事。昨日咱家就被h俨找理由杖责了一顿,这h俨老贼是故意拿咱家立威啊!”    他的话音刚落,便听房门外传来一个浑厚威严的嗓音道:“海监丞,咱家听说你昨日受到了h俨的杖责?”    海寿闻言一喜,他从声音听出来门外之人正是康平。    金英眼疾手快,搀扶着海寿起身迎接。    “惊动康公前来,下官有罪。”    海寿躬身抱拳道。    康平微微拱手还礼,径直走到客厅坐下,开门见山的问道:“陛下得知此事之後,让咱家来问问详情,h俨杖责你的理由是什麽?”    “求康公为下官做主啊!”    海寿强忍着剧痛,忽然向康平跪下,道:“下官自从被上皇贬为御马监监丞之後,早已痛改前非,不再贪财了,那h俨以整顿皇庄税银之事为由,诬陷奴婢侵吞皇庄税银,请康公明监啊!”    “你觉得h俨此人如何?”    康平问道。    金英非常识趣,在听到康平所问之後,便藉故退出了客厅,并随便关上了房门。    “康公,h俨表面忠直,内心J诈,他藉故杖责下官,是害怕下官检举他啊!”    海寿见左右无人,当即直言答道。    康平又问道:“你可知h俨在害怕什麽?”    “多年前,下官曾多次与h俨共同出使朝鲜国,因此与他关系匪浅。而他在兼管皇庄时的所作所为,瞒得了朝廷,却瞒不了下官。”    海寿解释道。    康平沉默以对。    海寿知道这是康平在等他把知道的详情都说出来。    他犹豫片刻後,决然道:“好,下官豁出去了。”    “当年,h俨为了向上皇邀功,肆意夸大政绩,b迫各处皇庄管庄虚报田产、人丁、税银。”    海寿说出了一件陈年往事。    “在他兼管宛平县皇庄的第二年,新开垦推广种植甘薯、冬薯的耕田不满百顷,他却上报新垦耕田为两百顷,而且大获丰收。”    康平道:“据咱家所知,当年郑督公奉旨视察各处皇庄推广种植甘薯、冬薯等新作物的情况,可是亲眼看见了h俨兼管的宛平县皇庄那两百顷新垦耕田。”    “郑督公看到的仅仅是表面的一层浮土,他一走,那些耕田就又成了荒地。”    海寿解释道:“康公明监,大部分的荒地之上,长满了野草与荆棘,茂密的草根深深紮在地下,又怎能轻易转化为良田?”    康平追问道:“但是那一年,宛平县皇庄却上交了五百石甘薯、冬薯的税粮,这又作何解释?”    海寿低声道:“这其中的一半,是h俨从庄户、佃户的口粮中b出来的。另外的一半,是他用内帑下拨给皇庄购买锄头、铁锹、犁等农具的款银,悄悄地从辽东买来的!”    “你要清楚,此乃欺君大罪,没有证据,可不能胡说。”    康平皱眉道。    “康公,下官之所以知道这些,乃是因为当年与h俨私交甚密,正是他托下官差人以贩卖货物为名,悄悄从辽东买来了甘薯、冬薯。”    海寿分析道:“h俨如今坐上了内官监太监之位,应该是怕奴婢泄露此事,破坏他的大好前程。”    “还有,由h俨本人负责耕种的那数亩责任田,皆是他属下的奴仆们在夜里代为劳作,他根本就没有功夫下地。”    他见海寿沉默,接着补充道:“康公,您还记得当年h俨进献给上皇的那块重达九斤八两的甘薯吗?”    “当然记得,世所罕见之物,彼时内廷各监无不赞叹与羡慕h俨,当时的陛下,如今的太上皇大喜,视之为祥瑞。”    康平面露震惊之sE,压低声音问道:“难道,那块九斤八两重的甘薯也不是从h俨责任田里长出来的?”    “那是h俨花了十两h金,托他在京营任职的义弟,找船员从海外买来的。”    海寿同样低声答道。    康平接着问道:“你可知h俨那个在京营任职的义弟是何人?”    “此等隐秘之事,h俨不曾与下官提过。不过,有一次他莫名其妙的请我喝酒,我见他那日心情特别好,就问他可是遇到了什麽大喜事,他说他在京营任职的义弟升官了。我有意套他的话,便奉承多劝了他几杯酒,最终得知他的义弟姓纪,法纪严明的‘纪’。”    海寿一边回忆,一边缓缓说道。    康平暗暗记下关键字眼,又问道:“h俨除了与神机营的纪姓武官有往来,与其他武官、文臣可有私交?”    “自从当年h俨与下官被贬之後,那些私底下与h俨来往的文武官员,皆与之断了联系。”    海寿微微犹豫,随即说出了一个让康平心惊r0U跳的名字。    “这些年以来,仍与他保持联系的官员并不多,其中就有大理寺卿吕震。”    康平见海寿yu言又止,追问道:“你还知道些什麽?”    “康公,下官猜测,永乐十六年的律法科会试泄题案,应该是大理寺卿吕震联合h俨一手制造的冤案。当年那位被太上皇诛杀的大理寺右寺丞尹昌隆,或是替罪羊。”    海寿小声说道。    洪武中後期,陕西临潼人吕震以乡举进入太学,因办事优异,历任山东按察司试佥事、户部主事、北平按察司佥事。    朱棣继位後,吕震升任为大理寺卿。    永乐前期,吕震曾三次奉命省亲,有两次赶上关中地区发生饥荒,他命令地方官员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回京後如实上奏,得到了朱棣的赞许。    可以说,朱棣对吕震是相当信任的。    康平沉声道:“此事涉及朝中大臣,你可有证据?”    “下官并无真凭实据,只是在当年律法科会试之前,去寺庙烧香时无意中撞见了身穿便服的h俨与吕震。由於我当时也是身穿便服,又戴着帽子,因此他们没有发现我。”    海寿补充道:“康公,如今h俨升任内官监太监,之前与其断了联系的官员,必然会再次巴结於他,下官愿意负责收集证据。”    他见康平面露肃容,似乎在权衡利弊,於是趁热打铁又说了一番话。    “康公,下官自知有罪,可下官不想Si,下官写了一封检举信,一直在犹豫要不要上呈陛下。前些日子得知h俨官复原职,下官惶惶不可终日,害怕h俨找理由弄Si下官。而今康公来看下官,下官冒Si也要把h俨的罪恶说出来。”    海寿说到这里,起身走向旁边卧房内的衣柜,开始翻找他写的检举信与收集到的证人口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