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所讴歌,于蹉跎的追念_背德者声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背德者声嘶 (第3/3页)

到相似的人,能够遇到理解他的人。“即便不能也无所谓”是在尝试交心却失败了多少次才说出来的?梦想破灭,希望消散,人X尽失,在压力之下不得不去完成非本意之事。他渴望能够诉说,然而这心情在何种前提下才能实现?

    我真想对他说我们一样,可我不该说,也没资格说。我为那该Si的玩笑向他道歉,他只说我没错。我本没资格评论他。我并没有真正经历过二战,我无法T会在社会舆论和历史谴责下的人是怀着怎样一种心情生活的。

    尼克说他是前纳粹,我只回了一声“噢”。

    他看着我,笑得苦涩,并没有我想象中可能会展出的邪恶。

    我并不因为和纳粹同生在一个国家并且还是同一个城市而感到不安,我也不会因为尼克的过去而对他极加鄙视。纳粹的恶行并不是他们全部人做出来的,不是吗?尼克不具备杀人魔的心态,更不是机器,就算他曾经是,那么他这样的人,现在也会有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吧。

    我极其渴望在打字机前打出他的一切,然而又担忧着打出来的文字无法描述清这些。但可以肯定的是,我想更多的了解尼克。

    尼克没再看我,但泪水还是落了下来,无声地。

    我们都没再出声。

    我真想掐Si我自己。

    尼克曾在法国定居,结婚生子,生活平稳。这都因二战结束,法国选中了三十万德国战俘作为帮助他们重建的劳动力,不过待遇并不算差。他在那里遇到了喜欢上他的nV人,也许那喜欢更多的来自于同情;尼克没有拒绝,因为他想拥有“家”。他入了法国籍,还是作为入赘进了nV人家门。没有争吵,没有曲折。实际上他们的生活也没有看上去那样幸福,尼克一直都是尴尬和自卑的:对于犹太人和被侵略国的愧疚;对于不断帮助他却不求回报也无法得到回报的妻子的感激;对于处在低下地位的自己的悲哀……他甚至都不敢亲近他们的儿子,或者是不想。

    渐渐地,他渴望摆脱这个“家”。

    德国分裂的第二年,朝鲜半岛也爆发内战了,法国作为联合国派出军队。明知战争的目的是促成他国的分裂,尼克还是去了。没有哪个军人像尼克那样渴望自己被选中,也没有哪个军人像尼克那样,纯粹是为了送Si。

    等到战争结束,半岛彻底分裂成朝鲜和韩国,尼克仍旧活着;待他回到那个家,他的妻子因多年得不到他的消息而紧抱着他痛哭,他的儿子甚至都不知道他是谁。他这才有了微薄的改善现状的渴望。

    可他没做什么,他们平静的离婚了。

    尼克选择净身出户,将德国和法国国籍一同注销了。那年他正好30岁。

    “我什么都没想过,没有计划,没有目标,只是去别的地方看看。”他说,“偶尔看到有意思的纪念品,就回一趟法国,带给他们。她遇到了一个不错的男人,他们也都挺欢迎我的,至于那孩子……想来也可笑,我连他的名字都忘g净了。”

    尼克和我一同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同样将双脚搁在茶几上,各自抱着一袋分享装薯片。电视开着,然而我们谁都没去看,因为那只是为了活跃气氛,不让屋子显得太过沉闷。

    尼克意识到往后每次去法国看那母子俩,前妻就会“资助”他一些钱,无论他怎样拒绝,她都会用各种方法给他。他的确缺钱,也懂得她的善良,可他不想再消耗的她的财产,况且他无法还清;他若是想挣钱,完全可以找到正规渠道,不论哪个国家,对无国籍者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所以,尼克再也没有去见他们,毫无留恋,直到现在也没有。

    我想他终于在身心上都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回到这里,回到这个我出生的地方。”他说。

    尼克小学一毕业,父母就把交给‘希特勒青年团’了,16岁时被派往法国,然后成为俘虏,接着拥有家,又离开家,最后,嗯,四处漂泊……

    尼克为此是怨恨他的父母的。我若是他,恐怕也一样,但过早涉世的尼克仍保留着的那份直率最是难得,令我向往。

    “三十七年了,我一直都害怕回来。”他说,“可我累了,我想赎罪,所以我必须回来……”

    赎罪。啊,是。也正是因为愧疚,我父母才为我取了“约书亚”这个名字,其实很讽刺,然而除此之外,又能真正为那些受过伤害的人们做些什么呢?更详细的经历我也没有去了解,我只觉得这就够了。

    我对尼克说我想要写出这些,他只笑了笑。

    实际上,这是尼克在我家留宿的最后一晚。

    我们g掉了一件的艾丁格金啤酒,足睡到了第二天下午,我本想多留他几天,可他执意要走。我打算送他,他拒绝了,我也没再为这事磨叽下去。

    只是又少了一个朋友罢。

    再有他的消息,是在他离开当天的夜间新闻上。在地铁站的录像记录中,我见他立在铁轨上行了一个纳粹礼,然后跪了下来,在x前划了个十字,便任由飞驰而过的末班地铁将他碾压……这就是他所谓的“赎罪”?

    我平静的从电视上看完那一切,毫无感想,但那同时,我感觉到空虚又再度归来。

    当我同自己的孩子抱着零食坐在沙发上,面对着电视机胡乱调侃,我便会因此想起和尼克坐在一起时的影像。然而,我最终也没有写出那些,更没有勇气离开我珍视的家庭,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

    背上背包,抛弃一切,独自从世界一角去往无数个未知的地域,感受身心上真正的自由。

    ……那终究只剩下空想……

    但,正如你们所见,我最终写出来这些,只是,极为欠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