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野菜,毒菜傻傻分不清楚,被小孙子坑没了半条命的陆老太 (第2/3页)
说还要替换掉被烧断的房梁,陆老太实在是没钱了,紧着居住环境,只能去镇上学堂和夫子说明情况。 陆玉今年暂时不能去学堂上学了,因此她半个月前交上去的束修费能不能先退回来,让她们奶孙俩把房子修好后再做打算。 学堂夫子也不是什么不讲道理的人,把陆老太今年交上来的五两银子都给还了回去。 不过他爱惜陆玉这个学生,即便没有束修费,还是愿意留他在学堂里读书。 可是学堂的其他学子知道后,转头就回去告诉了父母。 他们对夫子给陆玉一家开小灶的事十分不满,而且五两银子很贵了好不好。 青云镇大部分镇民都是靠种地为生,地里刨食,辛苦一年赚到的钱可能都没有几两白银。 五两白银,按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足够一家四口人两年半的开销总和了。 青云镇真正能供得起家里的孩子读书的人压根就没几个。 更多的都是乡里乡亲的凑钱,几户人家供一个资质比较好的的孩子上学读书。 而陆玉这边,就因为家境贫困,就被夫子免了学费,传出去了也对那些人不公平。 更别说了,这些孩子们的父母每个月还要抽五六天的时间过来帮夫子打扫学堂,洗衣做饭,这些都是没有工钱的。 本来是每个学子的父母分工合作的事,比如今天你家的人来干活了,后天就轮到他家,下下次就轮到我。 大家都有一个轮班,可是陆家老太总是仗着自己的孩子被抓壮丁充公了,她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婆腿脚不方便,从来没有管过学堂的值日。 因此不少学子的父母上门讨要说法,要么让陆玉滚回家,要么就退学费,连平时要来学堂为夫子洗衣做饭的日常工作也要免了。 一旦有学生起了这个头,便很难收场,而且学堂的租赁合同也很贵的,要是再减一半束修费,怕是连房租都交不起。 夫子没办法,只好放弃了陆玉这个学生。 并安排他退学。 从学堂回来后,陆玉一直闷闷不乐的,他想着如果陆衡还在的话,他大哥虽然脑子不咋地,但是干活的确有一把好手。 再加上奶奶说他一两句,陆衡还不是要乖乖听话给家里赚钱,有钱了,他就能回学堂读书识字了。 只可惜怎么可能? 陆衡就是受够了陆家老太还有他的剥削嘲讽,这才一气之下把陆老太打成这样,离家出走前还烧了家里的房子。 那些村民和他也是一丘之貉,村长居然带头搬空了他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就给他们两个留了半袋被烧糊的潮湿粮食。 五两束修费是拿回来了,光是请人帮忙修房子就花了一大半,更别说村里的那些人还要他奶奶还钱。 这五两银子到手没几天,就剩了几个铜板。 伙食又是一个问题,因为他奶奶特别懒,以前爹妈在家时,家里的农活都是爹妈负责,爹妈不在后就是陆衡在管。 可是现在,陆衡跑了,留下一堆还没开垦的荒地,地里都长满了杂草,陆老太也不想去收拾。 因为她不想动,而且人都是自私的,再加上陆老太年纪比较大,老狐狸一样的东西就会骗人,又拿出对付陆衡的那套说辞来教育陆玉。 就说奶奶年纪大了,又被他哥哥打成这样,身上的伤还没好全,她也照顾了陆玉那么多年,陆衡和陆玉哪一个不是她一把手拉扯大的?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真把这个陆玉给绕进圈子里了。 陆玉毕竟只是个七岁出头的小娃娃,玩不过陆老太的心机,又没陆衡反抗的勇气,还以为奶奶这样做是真的为了他好。 最开始的那一两天,他还真就主动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还下地干活。 只可惜他锦衣玉食习惯了,连翻地除草用的锄头都扛不起,只能蹲在地上用镰刀慢慢割,可是天气回暖,他割草的速度还赶不上人家重新抽芽的速度。 割了等于没割,忙活了五六天,才堪堪清理出一小块地,还要翻土清理杂草根和碎石块。 而家里用束修费剩下来的钱换来的粮食已经见底了,村里的人都不待见这奶孙俩,没人肯借粮食给他们家。 就怕借了,陆老太带着陆玉耍赖不还。 陆玉没办法,只能早出晚归的挖野菜。 可是他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割一小把猪草都嫌累。 而且他没有陆衡那么丰富的农活经验,压根就不知道哪些野菜可以吃,哪些有毒。 只能从陆衡割猪草喂猪的印象里,分辨出几棵可食用野菜的样貌。 而他不知道的是,猪草之所以被称之为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