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河x神相】归途_血河x神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血河x神相 (第1/3页)

    朝难熬,夕难眠。

    在俯仰叹息的轮回间又逝去了几度昼夜?

    岁月叹他虚度,便将影子无限延伸,于茫茫中拾起那月追忆,惩罚般在他脑中无尽回溯。

    于早已不再的光阴间,血河看到了一场棋局。

    ——以白沟河为界,社稷为枰,九线如山脉纵横千里,绵延至宋辽各城池间。

    双方棋子已然锐减,直入残局。但无人谈和,无人破局,呈胶着之势。

    似是故人来,身披一袭青衣,阖目坐于棋枰旁。光阴为他渡上一层朦胧而陈旧的滤镜,教人看不真切面容。他的声音似从遥远的过往走来,在血河耳畔回旋飘转:

    “如若说,天欲弃车保帅,你当如何?”

    那人拈起棋枰上的“车”,却不转头看血河,只是沉默地等他回答。

    “死战不退。”血河近乎是凭本能脱口而出。

    毕竟他从不畏惧死亡。

    既为将军,身处朝夕烽烟蔓延的山河里,便是要为苍天黎民舍生入死,便是要为守一座城鞠躬尽瘁。

    他要向死而生,却也要死得其所。

    死亡不过是一席归处,他的灵魂会栖于沙场的血泊中,在逝去的梦里再度起兵,为破碎的故国讨回失地。

    棋枰旁的青衣文士闻言,紧抿的唇角似乎勾起了一点弧度,而又倏地落下。他似乎抬眸去望更遥远的城关与河山,而后对血河淡淡落下几句:

    “你并非过河卒,只进不退。”

    “你是君王的‘车’。”他说至此处,似是顿了顿,又接续道:“一车十子寒,进可攻。”

    “退可守。”

    熟悉的声音犹退潮的江水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恒久的昏暗与沉默。

    直至碧血营的黄沙吹醒了沉浸在梦里的将军。

    血河才想起他早已离别了故人,独自闷在碧血营熬了三载的昼夜。

    故人,名为神相。

    他是如今声名鹊起的谋士,也是血河旧时的欢喜。

    三年前,血河奉命去京城追查辽国细作,却不想随行的谋士在客栈惨遭他人暗算。待血河匆匆赶回时,那人躺在血泊中,单单没了头颅。

    “定是那狗日的辽人。”血河翻了个白眼,朝地上啐了一口,好似地上残缺的尸体是辽人一般。

    “将爷息怒息怒,都是小的看管不周……”其实到底是谁的疏忽大可不必深究,只是这人在自己客栈出了事,掌柜的怕触怒了当今圣上宠信的大将军,便连忙单膝下跪、俯首请罪。

    虽是俯首,但他的眼神并不老实:先是试探般小心翼翼地抬眸去观察面前大将军此刻的神情,一有何风吹草动便赶忙惊恐地收回目光,战战兢兢地将头俯的比原先更低。

    在眼神上下飘忽的数个来回后,掌柜的意识到大将军似乎并没有怪罪他的意思。

    而后他眼球一转,似是想到了什么,故作犹豫,讪讪开口:

    “将爷,可否听小的斗胆一言?”

    血河漫不经心地抬眸朝掌柜看去,颔首示意他接着说。

    掌柜的得到了信号,谄笑着站起来上前几步,向血河弯腰作揖,而后挤眉弄眼地侃侃谈道:

    “听闻汴京城有一琴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运筹谋略之智,且通晓观星占命之法。若是让他作了将爷您的谋士……”掌柜的没了后话,只是朝血河递去一个眼神,余意尽在不言中。

    “他唤何名,又身处何地?”血河挑挑眉,唇角微扬,似是来了兴趣。

    “那人名唤神相,常于金明池畔弹琴,偶尔为听客卜上几卦,均如有天助,精准异常……”掌柜的看将军起了兴头,内心狂喜,也不管世人是如何添油加醋地传颂,他只管把神相夸得天花乱坠,好把血河这尊大佛赶紧支走。

    夸赞之词滔滔不绝,不禁令血河边听边垂眸思忖:一方面觉着有必要见见这号人物,最好是把他收为自己的幕僚;另一方面又疑虑那掌柜话里到底吐出了几分真假。毕竟若真有这般神技,还能屈身于街头卖艺不成?

    颂词往复不绝,直扰得他头疼,血河听这浩如烟海的夸赞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他不晓神相到底多么神通广大,只知晓若有机缘,这掌柜的定能出本《神相传奇》,大卖一场。

    血河按了按紧绷的太阳xue,终是觉着耳听四方不如亲眼所见,遂扬长而去,直往金明池畔。

    ******

    琼苑金池,春水溶溶,明摇碧玉。

    龙骧万斛纷游嬉,欢声雷动喧鼓吹。

    当下正是三月三。游人如织,龙舟竞逐,堪称汴京最热闹之际。

    血河双手抱臂,似是有意隐身于尘世间,不疾不徐地游过笙歌鼎沸的朱红廊桥,擦过红飞翠舞的金明池畔,在烟花燃烛的终末里踏进了繁弦急管,八音迭奏的宫商角徵羽间。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笙歌处处,偶有看似焦急赶路的听客或是花天酒地的醉鬼撞上闲步寻琴的血河。他们躺在地上,佯装虚弱,实则低头窃喜。在习惯性道出汴京城常见的讹言秽语的前一刻,抬头却倏地瞟见血河腰间悬挂的将军令牌,顷刻间似是被慑住般,顾不上拍去此身所沾染的微尘,便是灰溜溜的,连滚带爬地跑了。

    血河微阖双目,像是习惯了般,接续前行寻琴。

    与之前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过往的行人们在惊畏的目光里自动为他让出了一条路。

    不停歇的弦音鼓乐混合着络绎旅者的议论嘈杂声传入血河耳中。他不识音律,听不出仙乐与凡音的区别,只是无端觉着此间的纷乱繁杂如同一道屏障,隔绝了他与在大宋安居乐业的子民们,也切断了他与尘嚣浮华的所有关联。

    他是在沙场中长大的狼。

    无垠的荒漠飞沙与无止息的烽烟秣马磨砺了他的血性与不屈,也埋葬了他在此间所有对生的依恋。

    他毫无希望可言。

    但比这希望更炽诚的,是那守城的信念。

    手中紧握的永远是驭马的缰绳与杀敌的长枪,指间流淌的永远是无尽的敌我的鲜血。

    一方人的浴血搏杀造就了一座城的灯火辉煌。

    只是这热闹与他们再无关联。

    ——满城的灯火也隔绝了那方浴血奋战的将士。

    血河止步于繁华褪尽的角落里,只身倚在池边的廊柱上。

    无形的孤独与惆怅压着他,任沉重的叹息填满了金明池。

    可碧水载不动他的愁思,只是汩汩东逝。

    花外风间,恰有一阵弦音传来,惊扰了被愁情挟裹的将军。

    乐声袅袅,温婉而炽热,似是万古不化的春雪皆在一朝消融,涓涓汇入万江清波;弦音缕缕,纯粹且自由,似是载着他的千愁万绪淌于潺潺春水间,辟出一条路来。

    血河踏着琴声曲意,见到了跪坐在廊亭内独自抚琴之人。

    春风习习,轻挑起他的乌丝,似是为他束发;落花簌簌,飘散在他琴弦间,似是为他和音。一袭青衣似雪,一双明眸如月,犹是天仙下凡,为碧落坤灵谱了一曲新词。

    血河站在亭外廊中,恍惚觉得是从纷杂尘世里,误入了仙者的一隅静谧。

    抚琴之人似是察觉有人到来,便讪讪摊手止了琴音,眼眸望向远方,却不看亭外的血河,仅是开口淡淡道:

    “将军特地寻我,是为何事?”

    “你既知我寻你,便也知是为何事。”血河阔步迈入亭中,背倚红柱,一双血眸微眯,看向琴师的目光中带着几分审慎与探究,如同一匹狼打量着面前的猎物。

    “既在眼前,何必问天。”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