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归途 (第1/2页)
大兴健元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河曲渡告破的消息沿着长城烽燧一路向西传至阊阖关,阊阖关守将连夜遣人赍书往关中见韩通。 此时段小川仍在汉中前线回关中途中,秦逐北刚从汉水东下与李九归于襄樊前线汇合,李九归正计谋遣秦逐北控南阳,摄洛邑的同时,调镇西军就近西出sao扰匈奴阴山山麓下的草场,截断匈奴后勤通路。 韩通思索良久后,传达了长城西线按兵不动的指令。 大兴健元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段小川于关中屯军驻营中拿着何曲渡关告破的战报沉吟不语。 一旁的韩通劝道,“将军,依我之意,还是需等南阳战报回传后再做定夺,否则洛邑那边若是趁着关中空虚,南阳又回防不及,前来攻打,我军得不偿失。” “何曲渡距离冀州偏头关仅五十余里……”段小川皱眉道,“而且当年匈奴南掠也是走的此道。” 若是以往,他何须此般犹豫不决,早就调兵北上增援北疆了,段小川重重一掌拍在案头。 “此段虽只有五十余里,但路狭难行,沿途皆是丘陵冈阜,而且经历了当年偏头关告破之祸后,先帝迁徙流民北上,免除徭役赋税,开畦田塘埭,戢敌骑、息边患,偏头关至冀州腹地虽只有百里之遥,但有了这些战守之备,匈奴铁骑根本无法大军行进,只能迤逦前行,想要集中兵力偷袭雁门后方,根本不可能,又有龙城堡垒加持,北疆防线不会那么容易溃败的。” 尽管韩通说的十分在理,但段小川依然心中不安,点兵三万,携带三日口粮,并快马传报悬河沿线乡里备刍粟粮草供北上行军征用。 然后衣不卸甲宿于军营,只待南阳捷报一到,便领兵沿悬河北上,过河曲渡,出偏头关绕到雁门前线后方,截断匈奴后方粮草,游击sao扰匈奴压境大军,给符宿创造出关分兵击溃匈奴的契机。 大兴健元二十三年五月初八,段小川策马立于偏头关旁的山隘上,风霜满面,目光如刀。 山下偏头关城楼上旄钺旌旗林立,却不见一兵一卒走动。 “将军,偏头关周围无一活口,根据烽燧熄灭的痕迹判断,偏头关告破应在一旬前。”前去侦察的裨将禀告道。 “一旬前,那就是河曲渡告破后不到五日偏头关便丢了。”段小川眸中难掩震惊。 侦察的裨将迟疑道,“我们还勘察了戍防兵卒的营房灶垒以及城门周围,发现并无鏖战痕迹,营房灶垒也十分整洁,依属下揣测,若不是偏头关守将主动开门投降便是早已在匈奴进攻前便撤军弃关了。” “若此地守将主动弃关,又怎会点燃烽燧示警雁门?”一路随行的王之和道。 “不好!”段小川心中一凛,寒声道,“他们点燃烽燧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示警雁门,而是为了扰乱雁门军心,逼迫符宿主动出城应战!” “马上起程,去雁门!”段小川一拽缰绳,调转马头就要直奔雁门。 王之和连忙道,“将军,请听属下一言!” “将军,若果如您推测这般,只能说明冀州内部当权官员已与匈奴暗中勾结,否则一个小小的戍边守将,怎敢轻易弃关?前方又是战况不明,且我军已趱程行了多日,兵疲马乏,是否派遣一路先行军疾行雁门打探消息,大军据地修整一日再做打算。” 段小川长眉紧拧,“就是因为冀州内部有人与匈奴勾结,镇北军此时定是腹背受敌,才更需我们疾行救援……” 王之和打马靠近段小川,低声打断道,“将军,我们身后只有区区三万兵卒,而匈奴却是四十万大军,举族之力,而且我们此次出兵的目的是扰敌而非歼敌,更非援军。” 段小川沉默不语,但阴沉的面色却显露了他此时内心的挣扎。 王之和接着道,“将军,您此时并非仅仅只是戍守边关的大将,您得想想太子殿下。” 段小川勒住缰绳的双手青筋暴起,他若一意孤行,率军突袭,确实有可能帮助符宿击溃匈奴,但更大的可能却是葬身疆场。 他是不惧身死,可是他也确实放心不下李九归一人面对日后的艰难险阻、刀光剑影。 李远柔带着符宿尸身刚行至雁门南面的宁武乡,转过一处山丘迎面就撞见了最后一队从偏头关入冀州的匈奴铁骑,虽然立马勒马退避,但他们身上镇北军专有的凝霜银甲依然暴露了他们的行踪身份。 他们换装镇北军特制的甲胄原本是为了北上无阻,快速通行,找到符宿后为了迅速远离雁门战场,一时也不及变装,没想正好与匈奴骑兵狭路相逢。 此时雁门失守的消息还未扩散,这队匈奴骑兵一见镇北军,不待身后长官指挥就一应高举大刀,纵马吆喝着向李远柔一行疾驰而来。 李远柔一行虽然只有十数人,但均是殿前司卫中的好手,就算林隐光那种绝世罕见的高手遇到了也需周旋数息才能窥其破绽,觑机击溃,面对一群只知逞勇的匈奴莽夫自是不在话下。 手中软金长索所到之处,战马嘶鸣着跪倒前蹄,背上匈奴兵卒均被掀翻在地,不及起身便血洒当场,均是一刀毙命。 立在匈奴骑兵当中的首领眼见对面镇北军直面己方凌厉攻势而毫无惧色时已觉不妥,再见对方数息之间就已摆开阵势,何人击马,何人出兵,配合默契天衣无缝,便知这根本不是什么普通兵卒,更像是训练有数的首领亲卫。 几声哨音响起,剩下的匈奴骑兵立马集结后退,李远柔以为对面匈奴骑兵知难而退,想要命令殿前司卫快速撤离,却见匈奴铁骑中又冲出一队人马,均手持长弓,做搭箭射击状,其中一人刚喊道,“缴械不杀……” 话音未落,破空之声迎面而来,正中眉心而亡。 谢悉纵马而出,挡在李远柔身前,抬起左臂,臂上弓弩上膛,锋利的箭尖反射出摄人的寒光,朗声道,“我等无意与贵邦厮杀,请退避三里放行,否则别怪我箭下无情!”说罢又是凌空一箭,匈奴纛旗旗杆应声而折。 对面匈奴兵卒阵势微见sao动,但却无人后退,李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