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太子回家记_第四十章 错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错过 (第1/2页)

    “匈奴夷狄贼寇,敢犯我中原河山,今镇西大将军已领兵北上,欲与尔等决战于冀州堡垒,吾不愿持强临弱,尔等数人速速归去,报于刺儿金那小子,来日一决胜负,震我大兴声威!”张佑文深吸一口气,挺胸昂首扬声道。

    哲哥双手紧握绳辔,并未动作,只是脸色阴沉的看着远处山丘上的张佑文,阴鸷的目光充满了审视。

    张佑文则昂着头,拿下巴对着下方的哲哥,一副傲慢至极的样子。

    堵在哲哥前方的李远柔见状,朝殿前司卫打了个手势,带着众人退到了路边。

    半响后,哲哥一声呼哨,脚踢马肚,带着匈奴人马向北疾驰而去。

    李远柔眼见匈奴铁骑擦身而过,也扬鞭拍马,朝着南面龙城方向驰去。

    立在上方的张佑文见两方人马各自交驰而去,长长吐了一口气,勒转马头道,“走,快回偏头关!”

    段小川听完张佑文的叙述,沉吟道,“武器用的是金索和臂弩,应是殿前司卫无疑了。”

    “会是符宿大将军一行吗?”张佑文道。

    “如果符宿在场,应不至于被区区百名匈奴拦住去路,”段小川叹道,“可惜你没听清两方对话,否则倒是可以从中揣测一二。”

    “只是殿前司卫为何会此时出现在冀州?实令人费解。”

    “也许是洛邑朝廷北上的信使……”王之和道,顿了顿,又道,“既然雁门已经失守,我们是否还要逗留冀州,还望将军早做定夺。”

    “依你之见?”

    “当年龙城之所以能够坚守三月不降,很大原因在于雁门未破,偏头关至龙城一路地形无法满足匈奴铁骑大军行进,而匈奴八部又离心不和,是以被谢氏以分兵游击之术歼之。但如今匈奴已非昔日之匈奴,且龙城立场不定,”王之和看了眼段小川,小心道,“内有忧患,外临强敌,不如抽身而去。”

    虽然王之和说的有理,但段小川心中却始终隐隐不安,只觉自己似乎遗漏了什么,正垂眸思索时,又一飞马快报奔营而来。

    送信兵卒递上韩通书信一封,内道‘西川裴季已于上月称王,请将军速回关中商议’,其后另附了一张裴季的称王布告。

    “当日太子殿下按下汉中章昭与裴季的密谋书信,本是想给裴季留些面子,让其知难而退,没想裴季却如此不识好歹!”王之和看着布告道。

    “布告是什么时候传入关中的?”段小川问信使道。

    “就在将军您启程后两天,太子殿下那边也已派人飞马过去,南阳距关中只有此处距关中一半路程,此时太子殿下应已赶回了关中。”

    哲哥一路快马加鞭北上雁门,行至代县时正好遇到了刺儿金入关的大军。

    刺儿金身着华丽的单于服饰,一袭绀蓝右祍绸缎金边长袍,上绣织金暗纹,腰系玛瑙拼珊瑚石缎带,胸前亦挂着同系宝石珠链,脚踩棕色半靿皮马靴,帽顶雀翎缨子随着胯下骏马的步伐而微微起伏晃动,身后跟着数名手举九斿白纛的亲卫。

    仪仗队威武霸气,策马走在最前端的刺儿金眸如鹰目,面容桀骜,锋芒毕露。

    哲哥下马,目光从亲卫身后那辆金漆毂轮,骖騑齐驱的车辇处缓缓收回,他知道,里面坐着谢锡璧,是他把刺儿金精心雕琢成了眼前这个睥睨天下的王者。

    “何事如此慌张?”见哲哥狼狈而来,刺儿金勒马问道。

    哲哥快速汇报了来龙去脉,刺儿金皱眉道,“你的意思是龙城诈降,此刻镇西军正在龙城以逸待劳?”而此时刺儿金正是带领大军去龙城受降的。

    身后亲卫缓缓散开,奴伯扶着谢锡璧走了上来,刺儿金见状,翻身下马揽住谢锡璧让人靠在自己胸上。

    谢锡璧任由刺儿金半搂住自己,道,“如若镇西军真在龙城以逸待劳,为何不直接北上救援雁门,亦或出关击我后方,牵制我军主力,再不济也可以断我粮草。”

    “而且如果果真有大批援军北上,我们在龙城的探子不可能发觉不了,所以镇西军在龙城纠集大军一说,应是那镇西军头领虚张声势。”

    “那那队凭空而出的镇西军如何解释?”哲哥此时回过神来,也发觉自己似乎是上当了,不解道。

    “符后夺权后李九归檄告天下,历数符后九大罪状,邀四方军马共讨之,冀州首府并未摇旗呼应,这便说明冀州立场不明,既然立场不明,李九归放心借道冀州,不怕羊入虎口?而冀州定也不敢轻易借道,若是一不小心变成假道伐虢,岂非得不偿失?”

    谢锡璧眸中蕴光,一闪而过,“镇西军只能从关中北上至河曲渡过悬河才能避开我们和冀州的耳目,而你们遇到的也不可能是他们的大军,应该是先行勘察形势的小股部队。”

    “既有勘察小队,后面定有大军尾随,我军刚经历一场鏖战,正是疲弊,若是镇西军趁机来犯,该当如何?”一旁的铁扎驰道。

    “以你之意,我们该如何?”谢锡璧回眸睨向铁扎驰。

    “不如我们先退守雁门,待弄清冀州形势再做下一步打算?”

    谢锡璧轻笑一声,没有说话。

    龙城太守递降书时,匈奴内部不是没有经过激烈的争论,争执的重点几乎都是围绕在如何受降上,但有一点是一致的,汉人性狡诈,单于绝对不能进城,可惜结论却是单于弗听。

    刺儿金大马金刀地坐在帐内主位上,看了眼帐篷上投下的剪影,一锤定音,“我会入城受降。”

    众部落首领出帐后看见坐在轮椅上的谢锡璧,大多数都是面有愠色,敢怒不敢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