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泥土沾穗粒(四更合一,21w、22w...) (第4/5页)
军士气!” 老人放下怀里的穗子,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枯黄的黍稷叶子编成的小环,塞到了被朱襄抱着的嬴小政手中。 难道儒者真的认可有的人就该永远高高在上,有的人就活该一辈子耕地吗?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说得很明白,不是这样。 平原君赵胜不太支持和谈。不过他们都拒绝了虞信请求派人贿赂楚魏等国,要求合纵抗秦的意见。 周围的人见廉颇已经回到邯郸,还随身携带着长平附近的地图,眼神不由一黯。 荀况叹了口气,道:“回去吧,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去施粥。” 既然这种事不可能实现,为何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做?这对国、对家、对民都没有益处。一种政治思想,首先要能实现,才能推行啊。 嬴小政闷声道:“嗯。” 1 秦王殷勤接待赵国的使臣,高调宣布秦赵已经和解,马上两国就要商量怎么瓜分上党的土地,然后联合起来攻打其他国家,瓜分更多的土地。 朱襄和嬴小政一问一答的时候,荀子用腰间的剑当拐杖,站在不远处的树荫下,也看着荒芜却又确实丰收了的田野。 嬴小政站在朱襄身后,皱着眉头问道:“舅父,我可不可以把我的糕饼给他?” 白起心中长平地图缓缓铺开,在丹水河道上打了个红圈。 嬴小政待在原地,扬起脑袋目送他们远去。 朱襄知道,只要赵括兵败后能扯回长城内,确实如赵国所想的那样,即使兵败对赵国的损害也并不大。 老人很高兴,他和朱襄又寒暄了几句,才抱起穗子,和小孩一前一后离开。 本来上党就不是赵国的,赵王此次出兵,只是想试试自己厉不厉害。 平阳君赵豹非常支持和谈。此战赵国本就不应该掺和,如果和秦国说明白了,赵秦两国都各自退兵,自然最好不过。 看荀子的生平,得不出这样的结论。 赵王在廉颇败退的时候,一边积极备战,一边听楼昌所言派人去秦国和谈。 但秦赵只是这样对外宣扬,两方都没有停手的意思。 他本想把怀里的糕饼递过去。想起舅父的话,他咬牙道:“舅父在村口施粥,你们一定要去喝!明年、明年我还想要新玩具!” 白起没有寒暄,直接下令:“你绕至赵军壁垒北面,依托长城建立壁垒。廉颇曾经怎么做的,你照做。我要你亲自为诱饵,诱赵括大军随你入北面山谷,离开丹水河道。” 小孩个头很矮,不需要多努力就能捡到零散的穗粒。将穗粒捡起后,他不顾穗粒上有泥土,也不顾穗粒割喉咙,悄悄将穗粒塞进嘴里细细咀嚼,露出了开心的神色。 赵括感到十分难堪。 廉颇退守丹水东岸,选了一个地势较高的宽阔谷地驻扎。赵军军营前方是地势开阔的丹水、少水河谷地带,背靠太行山脉,南方也与丹水相邻。 荀子只是看到了当下的大势,选择了一个对当下最有利的政治思想——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天下一统。 朱襄回答道:“不能。门客收割其实只是一个起一个象征性地带领作用,实际从事劳作的是赵王和贵族麾下的兵卒。但现在邯郸已经没有那么多兵卒了。” 荀子知道自己会背负骂名。因为他这样做,就是降低了天下原本能与君王平起平坐的士族的地位。 2 说完,他从怀里掏出长平的地图,指着地图道:“你看着地势。” 他也是知道这一点,才在发现赵王主意已决之后,才不再劝说。 他身后的小孩也一蹦一跳,好像恢复了活力。 “父亲用钱财贿赂兵卒是小道,以利诱之只是乌合之众,应该明军纪,正纲领,定法令!我已经派人三番五次重申军令,违令者斩!” 他心中许多嘈杂的声音闪过,最后定格在了那位他看不起的平民朱襄的面貌上。 朱襄坐到廉颇身边,虚心听廉颇指点论兵。 赵括自言自语。 如那对爷孙般努力收割田地的人,竟是很难看得到了。 每次秦军攻打赵军堡垒的时候,先要经过丹水、少水两次切割,无法组织起战马和战车的冲锋。赵军居高临下,可以很轻松地阻挡秦兵进攻。 上党是魏韩与外界联系的要道,对赵国影响不大,在魏韩的兵锋下,赵国北退,几乎让出了在上党的所有势力范围,沿皮牢、端氏、光狼城及泫氏一线修筑长城,抵御魏韩进一步进攻。 2 赵括看着地图,在他的眼中,地图好像变成了真正的山川,两军将士正在山川中奔跑。 小孩没有哭。他举起一片黍稷枯黄的叶子。老农点头,他将叶子放进嘴里咀嚼,表情仍旧很开心。 嬴小政把rou乎乎的小下巴搁在自己的膝盖上,不高兴地看着面前的田野。 在他的身后,有一个四肢细长,肚子圆鼓鼓的小孩正俯身捡着地上穗子。 楚魏等国原本想趁秦赵两国交战的机会出兵占便宜,听闻此事后担心被秦赵联合殴打,于是停下了私下的行动。 “此战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守。”白起淡漠道,“就算你死在山谷中,也要拖到我将口袋合围。” 六七月的黍稷已经黄了。今年邯郸附近还算风调雨顺,虽然劳动力不多,没能精心伺候田地,田地里的黍稷仍旧结了穗,等着农人去采摘收割。 他父亲也是一战成名。凭什么他就要被人轻视没带过兵没打过仗?名将都是一战成名啊! 但荀子却又说贤能之人应该从一而终,为天下一统而努力;君臣必须有别,臣子不能自诩比君王更高贵的人。 嬴小政在朱襄双腿上坐下,不顾会弄脏朱襄的衣服,抱着双腿道:“舅父很早就准备好了?他们都能活下来吗?” 2 除此之外,虞信的好友魏齐是秦国应侯范雎的仇人,秦王为了替范雎报仇将平原君骗到秦国扣留,逼死了魏齐,赵王用魏齐的头颅换回了平原君。 他们只是实话实说,认为农家和墨家的理想绝对不可能实现。 但荀子从不畏惧自己的身后名。只是偶尔,他也会哀叹,心想自己能否遇到一个理解他的人。 朱襄和荀子对话的时候,感觉体力不行了的老人,抱着收割的穗子往回走。 所以对赵王而言,得到了祖父、父亲丢弃的上党是他厉害,如果战败就退回长城后,也不是什么大事。 “朱襄公!”老人看到了朱襄,立刻脚步轻快地走了过来,好像疲惫消失了似的。 他一战成名! 他不顾身份,如贵族的门客一样四处寻人论兵,想宣扬自己真的很厉害,比父亲还厉害,一定能如父亲那样打赢不可能的仗,一战成名。 不仅如此,廉颇控制着丹水南边河道,粮草可以通过丹水十分顺畅地遇到赵军营地。只要廉颇避战不出,他就能在高高的壁垒上煮着粟米饭唱着歌,嘲讽秦军在壁垒下无能狂怒。 村人守着家里不多的粮食,待在家里闭门不出躺着不动,就能尽可能地少消耗粮食。若征收的官吏来了,饿得半死不活的村人就对官吏说,粮食都在田地里,让官吏自己去收,全都收走,他们一点都不要。 2 廉颇今日又消灭了两只鸡,剔着牙齿道:“听说你论兵赢了赵括那竖子?别跟我说什么不分胜负,以赵括的性格,他承认不分胜负就是你赢了。” 在赵王和平阳君、平原君等人看来,长平之战获胜就能得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