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水版] 渴Y缠身(上) (第1/5页)
在短暂的休养生息后,涩谷繁华依旧,街道上车水马龙,人们如潮水般穿梭着,欢笑声和汽车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精心布置的橱窗就像发光的画卷徐徐展开,刺眼的霓虹同人影一起晃动,灯光恍惚,亦幻亦真。 一辆漆黑的老式保时捷与祥和的气氛格格不入,它平稳地行驶在街道上,就像群星中的黑洞,无情地吞噬着进入它视野的光亮。贝尔摩德坐在后排,百无聊赖地看着车窗外掠过的繁华夜景,时不时低头看看自己保养得当的指甲。 “你在公海的行动没有向组织上报。”琴酒冰冷的视线从后视镜刺向贝尔摩德,对她又一次的擅自行动感到十分不悦。 “呵,几个无名小卒而已,用不着那么麻烦。”贝尔摩德轻笑道,她显然已经习惯了琴酒这副兴师问罪的态度。 “几个无名小卒还需要你亲自动手?” “换来一份波本的人情,我可是赚到了。” “哼。”琴酒冷吭一声,波本同样是个神秘主义者,提起他,琴酒心里的烦躁更甚,没了继续往下问的兴趣,“你们这些人最好收敛点,触碰到底线的下场你也知道。” 保时捷驶离了繁华的市区,喧闹渐渐消失,只有窗外呼呼的风声和发动机的轰鸣,显得车里的气氛几乎凝固。 “你说的,应该是那个叫深泽的吧。”听到这句威胁,贝尔摩德反而饶有兴致地开口,“没用多久就成为了那位先生眼前的红人,做起事来可是嚣张得很呢——你居然忍得了他?” “重要的是,那位先生对他的耐心正在下降。”琴酒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呵呵,看来我们有好戏看了。” 琴酒没有接话,车内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大哥,我们到了。”最后还是伏特加打破了僵局。 “谢谢你的车,琴酒。”贝尔摩德走下车,看着那辆标志性的保时捷慢慢隐入夜色。 同一时间,安室收到了来自组织的短信: 深入调查深泽谅介的研究,这是那位先生的命令。 Rum 安室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据深泽所说,他的研究能彻底重塑一个人,通过催眠、药物和电刺激等方式捏造令人深信不疑的记忆。由此换来的忠诚,比威逼利诱或是手术造成的失忆更加坚不可摧。 科学家们对于人类思维和意识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其中除了明面上合法的研究,还有许多疯狂的学者在暗处进行极端的试验,有的是因为研究方向不被大众认可,但大部分都是由于非人道的试验过程才不得不找到组织这类的公司作为保护伞。 安室边擦着刚洗好的头发,边走到床边坐下,他拿出一个像是U盘的东西插在笔记本上,这是从外部网络链接组织内部资料库的秘钥,只有通过它,安室才能获取到这个人更加详细的信息。 输入波本的验证信息后,安室成功登入了资料库,不一会儿就翻找到了不少相关文件: 深泽谅介,生物制药和神经学的双博士,同时对心理学、解剖学等方面也颇有研究。于两年前接受了组织的支持,不仅是资金上的资助,还包括场地、试验对象、后续处理一系列流程,全部不用深泽费心。在这样的帮助下,深泽的研究也有了初步的成果,只需要15到20天的“治疗”,九成以上的参与试验的人员都对捏造出来的记忆深信不疑,并以此作为往后行动的依据,对于这种成果,深泽自豪地称他的研究为“新世界”。 美中不足的是,“新世界”所编造出的记忆无法人为cao控每一个细节,只能大致给出需要让试验品相信的信息,比如说“雪是黑色的”或者“你是虫子”。受试人员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幻境没人能知道,但通过组织对受试人员长时间的观察和盘问,可以确定他们通常会以近期印象深刻的人或事为蓝本捏造记忆。 “新世界”的功能看似非常厉害,但是使用起来却有诸多限制。除了cao作复杂,耗时长之外,最严重的一点就是受试者的精神强度很多时候不能经受住它的刺激,超过一半的人在试验结束后的精神状态无法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应激行为、记忆力下降、厌食、抑郁、焦躁都是非常常见的后遗症。 深泽也要求过组织提供一些意志坚韧的试验个体,但这样的人不管在哪里都是少数,且大多都身居要位,很难下手。组织自然拒绝了他的要求,并命令他尽快优化自己的研究。 从那以后,深泽时不时自己找来一些受试者,试验过后却需要组织完成收尾工作,研究报告也显得敷衍,更不要说,组织里还有不少对这项研究持反对态度的人。 未擦干的水珠顺着发尖滴落到安室的肩膀上,顺着后背流下。安室看完了关于深泽的所有资料,最新的一份更新还是三个月前,显然那位先生已经对深泽的消极抵抗感到厌倦,准备让他查出研究的最新进展再做定夺。 安室记下了研究所的位置,检查着自己的装备,准备明天晚上前去调查。 时间很快就到了进行调查的黑夜,安室穿着深色的潜行服,摸进了坐落于偏僻山林的建筑。 这是组织给深泽提供的研究所,表面上看是破旧的水泥平房,其实里面别有洞天,地下共有三层,都是储存文件和进行试验的地方。 安室轻手轻脚地来到地下一层,打开手电,检查过没有任何机关后,他慢慢推开门进入了第一间屋子。令人惊讶的是,这里既没有嗡嗡作响的试验仪器,也没有一罐罐的器官,准确的来说,这里根本不像是研究所,而是电视剧里情报站才会出现的房间。 墙上用大头针扎满了印了各类信息的A4纸、报纸、照片还有贴上去的便利贴,上面的笔记龙飞凤舞,难以辨认。纸张上有一层薄薄的灰尘,贴上去应该不到半年,安室靠近仔细上面的文字,这面墙上的信息都指向一起连环绑架案,从失踪者家庭成员的背景,到出事当天的天气,详细得有些过分的信息都被杂乱地钉在一起。 安室用微型照相机照下这些东西,转而来到下一个房间。 第二个房间的布局也与第一个如出一辙,只是这回换成了连环爆炸案。 安室察觉事情不对,他打开带三个房间,然后是第四个。第一层的四个房间的墙上竟都密密麻麻地贴满了纸张。 也许是他走得有些急,一张便利贴被风带了下来,安室想把它贴回原位,随即惊讶地注意到便利贴下的墙壁上竟有花纹。 安室思索了一会儿,把所有纸张都摘了下来。 这个屋子的墙上竟是满满当当的壁画,显然,那些纸张都是没什么意义的遮盖物。 他摘下了四个房间的所有纸张,让壁画完整的露了出来。这是一种他从没见过的风格,像是古代壁画和抽象画的结合,涂料用的是一种很原始的配方,未研磨彻底的颜料带着颗粒感,给每一笔的勾勒带上了一份粗犷的张力,摄人心魄。 安室仔细观察四幅壁画的每一处细节,又拿照相机都照下来,即使相机丢失,他也有自信能分毫不差地复制出来。 突然的嗡鸣声传来,安室心里一惊,随即发现是换气系统开始工作,凉飕飕的冷风摩擦着皮肤,地下室的阴冷更甚。 在他余光的角落,壁画的某一处人物突然动了一下,安室猛地看过去,又什么都没有。他转身准备离开屋子,心中的违和感越来越强,在走出门的一瞬间,安室看到壁画竟然出现在了门框上,在他最先发现的第四幅壁画已经蔓延得更多,鲜艳的涂料已经伸展到了走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